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2019年精选文档

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再次掀起了一股“核心素养”潮。 核心素养研究是一种持续的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历来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关注。那么,核心素养的概念是怎么出来的呢?在新课改中,核心素养扮演了什么角色?核心素养的发布,会给中国的课程、课堂、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厘清,如此,方能给我们的改革带来新的动力。 本期开始,我们开辟“理论前沿”栏目,连续12期从不同角度聚焦核心素养,以飨读者。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此前,教育部曾在2014年4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然而,在讨论“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这一重大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认真追问一下,核心素养最早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能否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来的吗? 人们在谈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的源起时,往往会提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7年12月,该组织启动了“Competencies的界定与遴选: 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简称DeSeCo),旨在确定一组“key competencies”。这组“key competencies”便是中国人所指称的核心素养。

在中文语境中,“核心”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生发性和辐射功能;“素养”也高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果不了解“key competencies”的产生背景和本初意义,单看核心素养四个字,极容易犯下望文生义的错误。据笔者所知,这种错误已经发生。

DeSeCo项目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儿童和成人要能够应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挑战,特别是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过上有责任感和有品质的生活,必须具备三组competencies:“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互动地使用工具”,关注的是个体如何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计算机之类的物理工具以及语言等社会文化的工具,实现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这里的“工具”不是被动的媒介,而是个人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之间开展积极对话的手段。“自主行动”要在具体情境中开展,要求个体具备良好的自我概念以及把自身需要和愿望转化成有目的行动的能力。有了自主行动,还要强调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与自身不同的他人的互?樱?也即要具有第三种key

competency,具备“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的能力。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key competencies”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指向具体的情境;其二,是可以观察、测量和评价的实际行动能力,它们与汉语语境中的素养不完全是一回事。中国人所说的素养是一种大于和高于具体能力,指向德性的综合性、抽象性评价。其三,恰如下图所示,三者之间并非互不干涉,而是相互交叉,不能进行泾渭分明的区隔。换言之,这三者并非核心素养,就这三组相互交叉的“key competencies”而言,真正的核心在三者交叉重叠处,也就是下图黑色墨块所标示的区域。这个核心素养是什么,尚待进一步研究和界定。

2001年至2003年间,欧盟委员会专门为研制和建设key competencies而建立工作组,甄别和界定“新基本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如何与课程相整合”以及“如何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培养与发展”。2002年3月,这个工作组发布报告,详细阐释了“什么是key competencies”。报告称,key competencies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也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在完成义务教育时,它应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同,欧盟对为什么要用“key competences/key competencies”取代此前常用的“basic skills”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解释。它认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