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土壤的保护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大家对土壤肯定有了较深的认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图片,请大家欣赏.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5.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6.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对比模拟实验

1.提问: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对比模拟实验

小组合作,做对比模拟实验。 (三)交流讨论

1.谈话:土壤为我们人类做了这么多,我们对土壤有一种感激之情,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2.学习小组交流 3.在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5.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 生:我把垃圾丢在路边,风一吹,垃圾到了地里。 生:我把废电池扔到地里。 ……

6.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让学生结合所查资料和所做实验大胆去想象,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7.小结:人类就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

(四)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2.学生分组讨论。 3.组织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并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解剖的方法,利用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老师请你们把种子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谁愿意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2.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

3.教师小结:很多植物会开花结果,种子藏在果实的里面。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它们保护着种子不会受到伤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果实和种子。 (二)种子的传播方式 1.教师朗诵儿歌《蒲公英》

2.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 3.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

4.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归类。 (三)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谈话:同学们,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 3.提问: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 (2)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拨开来呢?

4.谈话: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用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下面就请大家把蚕豆种子拨开,观察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边观察边把看到的情形画在记录纸上。 5.学生观察。

6.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适时提醒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里面的每个部分,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像什么?……

7.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8.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画的图贴在黑板上。

9.提问:其他种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拨开其他一些种子看看,里面有什么?

10. 学生观察。

11.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12. 小结: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的结构是很相似的。其他种子里面基本也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

2.根和茎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的:

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用之处。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3.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二、教学步骤: (1)探索和调查

1.师:植物的根相同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将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摆在一起进行比较。将植物的根画下来,不同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 2.全班交流、比较。

3.为什么植物的根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想一想 4.听学生猜测。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回顾和解释

1.以上都是猜测,都没有经过事实验证的,我们必须都要——? (做实验)

2.布置实验要求、观察任务 教学反思:

3.叶和花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不同树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知道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会做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对比实验; 3.会解剖植物的花,初步了解花的构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植物的最后两大组成部分:叶和花。 (二)观察叶片,认识叶片的作用 1.观察叶片。 2.给叶片分类。

(1)谈话:树叶的形状很多种,曾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接下来就请大家把带来的树叶按一定的标准来给它们分一分类,并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给树叶分类,记录。 (3)汇报交流。 3.认识叶的作用。

(1)谈话:叶子的形状多种多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回答。

(3)看多媒体演示树叶的光合作用。 (4)教师小结。

4.体验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两盆吊兰:这两盆吊兰是老师种的,一盆是放在阳台上的,一盆是放在室内的,种下去的时候是差不多大小的,每天都浇同样多的水,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盆吊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观察比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提问:请大家猜一猜两盆吊兰长得不同的原因。 (4)学生猜测。

(5)师小结: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盆吊兰就是因为长期照不到阳光,所以才长得不如那一盆好。当然,也有一些不喜欢晒太阳的植物它们一般生活在高大的树木下面,如果把它们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是会晒死的。 (三)认识花朵 1.观察解剖花朵。

2.认识花粉的传播方法。 (四)拓展延伸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每人利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回去种一棵植物,并记好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4.植物和我们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

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部分。

3.体会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大自然风光的图片:同学们,大自然中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你所熟悉的植物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2.学生交流介绍。

3.提问:植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揭示课题。 (二)讨论: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1.谈话:有人说,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样夸张,都不过分。

2.小组活动:观察我们教室里的物品,看看有哪些物品来自植物,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3.交流汇报。

4.你的一天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植物? 5.交流统计

6.小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真的是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