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3春季出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

1-3-1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

(2012·新课标)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C.湖泊分流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依据图b可看出,两水文站均有洪峰经过,说明局地暴雨应出现在两水文站的上游河段。故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④地。第2题,乙水文站上游的湖泊对洪峰有调蓄作用。

(2011·安徽)如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3~4题。

B.河谷变宽 D.湖水补给量减小

3.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至次年1月 C.5月至7月

B.2月至4月 D.8月至10月

1

4.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C.地势起伏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考查河流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河流搬运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流速,一般来说,河流径流量越大,河流流速越快,河流的搬运能力越强。从图中径流量曲线可以看出,该河流径流量最少的时间段11月至次年1月,因此,该时期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第4题,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作用。湿地是蓄水调洪的巨大贮库,汛期洪水到来时,众多的湿地以其自身的庞大容积、深厚疏松的底层土壤(沉积物)蓄存洪水,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该河流水系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地起到了削减径流洪峰的作用,使得甲地的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

(2012·江苏南通)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B.河道弯曲 D.湿地调储

5.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A.降水量增加 C.水汽输送量减少 答案:B

解析: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说明该人类活动是破坏植被,导致植被失去环境功能,使地表径流的流量变化增大。

6.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 ) A.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答案:A

解析:影响含沙量的因素与坡度、降水强度以及植被覆盖率有关,与气温的变化无关。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7~9题。

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 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 B.地表径流量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量增加

2

7.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 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 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 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水循环构成环节的判断。根据图示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水循环环节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

8.为了维持自然界水平衡,城市中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加大人工降雨力度 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①② C.①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平衡的影响。“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9.为了减小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 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大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①② C.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对城市的供水量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

B.③④ D.②③ B.③④ D.②④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