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王永丽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及推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基础知识

中学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本文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几点探讨,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尽一份微薄之力。

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

首先,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要做到这一点,课堂上教师要始终以亲切、友善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以“爱生乐教”为座右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让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爱的力量,继而转换成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要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会自信。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一个教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因此,教师要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在设计活动或提出问题时,应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不要急风暴雨似的要学生立刻做出反应,要尽量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启发学生思考。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却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一己之见;要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并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兴趣;不要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共享教学中民主、平等的气氛。让鼓励和赞美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培育提高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离开知识载体的能力是不存在的。从实际上看,只有知识充实,对概念充分理解把握,知识运用和迁移才能灵活,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如何处理历史基础的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一直以来,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这样势必导致历史知识“传授”多了,而能力“培养”就少了。近几年来,能力“培养”的呼声震天,这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能力来源与知识,离开历史基础知识这个载体,历史思维能力也无从培养和提高,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从生理学看,人的大脑对知识的摄取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储存功能,通过记忆,将外部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储存在大脑这座仓库中;另一种是加工功能,通过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对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进行加工,由此而产生新发现,新创造,并导致新事物的出现。从人类的知识总量来看,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人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所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夯实基础,即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理清基本内容的线索和脉络,为学生补充史料、史实和新的历史观点。因此,把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框架最大限度地充实起来,准确地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历史要领,在准确充分理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死知识“动起来”、“活起来”,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祖国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就是说在充分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思维,进行细致、深入的辨析,得出结论,延伸历史思维能力,并使能力产生迁移。例如,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一时期内的历史基本内容;有的学生则进而悟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则会进一步运用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训观察今天的社会现实,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拥护。如果学生的思想仅仅停留在记忆内容的水平上,那么他们所获得的知识不但不能增值,而且势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才能在思考、探索中开辟新的领域,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兼顾的再 创造过程。

三、实行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知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学生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

(1)用人多疑,不会招贤。(2)事无大小,亲自过问。(3)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不断探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