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
荐…………………………………………………
练习题2
1.业务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通常采用体积扫描的方式观测。我国业务运行多普勒雷达通常采用的体描模式(VCP11、VCP21、VCP31) 2.多普勒天气雷达与常规天气雷达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测量目标物(沿雷达径向速度),从而大大加强了天气雷达对各种天气系统特别是(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识别和预警能力。
3.新一代雷达系统对灾害天气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对台风、暴雨等大范围降水天气的监测距离应不小于(400km)。
4.新一代雷达系统对灾害天气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对雹云、中气旋等小尺度强对流现象的有效监测和识别距离应大于(150km)。 5.新一代雷达观测的实时的图像中,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强对流天气)信息。
6.新一代雷达速度埸中,辐合(或辐散)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两个极值中心连线和雷达射线(一致)。 7.新一代雷达速度埸中,气流中的小尺度气旋(或反气旋),在径向风场图像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和最小的径向速度对,但中心连线走向则与雷达射线相(垂直)。
8.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采用的是北京时。计时方法采用24小时制,计时精度为秒。
9.速度场(零等值线)的走向不仅表示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同时表示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冷、暖平流)。
10.在距离雷达一定距离的一个小区域内,通过对该区域内沿雷达径向速度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内的气流(辐合)、(辐散)和(旋转)等特征。
11.天气雷达是用来探测大气中降水区的(位置)、大小、强度及变化
1
……………………………………………………………最新资料推
荐…………………………………………………
12.气象目标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是雷达探测的基础。 13.气象上云滴、雨滴和冰雹等粒子一般可近似地看作是圆球。当雷达波长确定后,球形粒子的散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粒子直径D和入射波长λ之比。对于(D远小于λ)情况下的球形粒子散射称为瑞利散射;而(D与λ尺度相当)情况下的球形粒子散射称为(Mie)米散射。
14.多普勒天气雷达使用低脉冲重复频率PRF测(反射率因子),用高脉冲重复频率PRF测(速度)。
15.每秒产生的触发脉冲的数目,称为(脉冲重复频率),用PRF表示。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称为(脉冲重复周期),用PRT表示,它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倒)数。
16.降水粒子产生的回波功率与降水粒子集合的反射率因子成(正比)。与取样体积到雷达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S波段天气雷达是(10)cm波长的雷达。
18.在天线方向上两个半功率点方向的夹角称为(c波束宽度)。 19.在强回波离雷达(较近)时,有可能产生旁瓣造成虚假回波. 20.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是随粒子尺度增大而(增大)。 21.0 dBZ、-10dBZ、30dBZ和40dBZ对应的Z值分别为(1)(0.1)、、(1000)、(10000) (mm6/m3)。
22.SA雷达基数据中反射率因子的分辨率为(1km×1°)。 23.写出Z-I关系的表达公式 (Z?AIb )
24.Ze的物理意义是( 所有粒子直径的6次方之和 )。 25.雷达反射率η是单位体积中,所有降水粒子的( 雷达截面之和 )。
26.雷达气象方程说明回波功率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
……………………………………………………………最新资料推
荐…………………………………………………
27.在雷莱散射时,散射截面Qs比后向散射截面? ( 小)。 28.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截面是随粒子尺度增大而(增大)。 29.大水滴的后向散射截面总比小水滴的后向散射截面(大很多 )。 30.大冰雹的后向散射截面随着降落过程其表面开始融化而增大。 31.电磁波能量沿传播路径减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