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与北平美术(图)

张恨水与北平美术(图)

张恨水与北平美术

今年是北京日报创刊60周年,这让我们想起创刊之际的北京日报与作家、报人张恨水的缘分。1952年初,由张恨水任经理兼副刊编辑的《新民报》,被北京市政府收购,并入筹备中的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晚报》(后改名为《北京日报》)。在此,特刊出诗人、作家、北京史研究者朱小平的文章《张恨水与北平北华美专》,略表对前辈报人、副刊编辑张恨水的敬意与怀念。

对于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先生,凡是稍许有些年纪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当年他的《啼笑因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小说风靡一时,至今仍流传海内外而不衰,并一再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评弹、连环画等,仅改编的《啼笑因缘》就七上银幕。恨水先生笔墨耕耘六十年,一生如春蚕吐丝般致力于文学和新闻事业。到他逝世为止,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词、散文、剧本、杂文等,仅中、长篇就超过百部之多。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创作长篇最多产的作家之一。据他的家属统计,他一生共发表了两千多万文字,可谓“著作等身”。仅内地国家级出版社就再版了《啼笑因缘》、《八十一梦》、《丹凤街》等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学史丛书”收辑他的《写作生涯回忆》,安徽出版了他的作品全集。

张恨水是一位有爱国心、有气节的进步作家。他一生不涉官场,以所作小说抨击黑暗的旧社会。他的四部代表作如《春明外史》抨击封建礼教和压迫,《金粉世家》暴露贵族官僚的腐败,《啼笑因缘》指向军阀残暴势力,而《八十一梦》则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周恩来当年就特别称许他的这种斗争精神。张恨水虽然无党无派,但因特别痛恨军阀和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步力量是同情支持的。他在北京开办的北平私立“北华美术专门学校”(以下均简称“北华美专”),成为农工民主党的前身——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北平的地下活动据点,同时又是中共地下党据点。他从各方面支持了临时行动委员会和中共的地下斗争。这段史实过去是鲜为人知的。我曾往安徽潜山张恨水纪念馆一观,非常诧异该馆竟无此记述。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张恨水一生致力于章回小说的创作,为什么会开办美术学校?原来恨水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自幼喜爱绘画,无师自通,并在绘画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现在其后人还保存他的两帧遗画。一帧是赠张友鸾的松峰图,一帧是菊石图册页,都有一种雍容冲淡、雅质天成的气韵。他与画坛名宿如齐白石、张大千、王梦白、陈半丁、徐悲鸿、林风眠等皆过从友善,互相切磋。他也写画评,署名常用“画卒”。因而他一直有意创办一所专门学校以培养美术人才。经过长期努力,张恨水以自己的稿费出资创办北平私立北华美专,于1931年9月1日正式开学。校址选在北平东四十二条原安徽会馆(姚家花园)内。张恨水自任校长,他的四弟张牧野任教务主任。张牧野是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在张恨水的引导下学画,擅长花卉草虫,在上个世纪30年代办过个人画展。他的业师便是齐白石、王雪涛。王经三任董事长,王经三亦是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刘半农为校董,齐白石、王雪涛为名誉校董。美专分中国画系、西洋画系、美术师范班三个班系,聘请了当时著名画师齐白石、王梦白、王雪涛、于非闇、李苦禅等人代课。其他工作人员和各科教授大多是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如王守先负责校务,曲友诚讲授金石,邓雪秋讲速写和素描,万云讲印染图案,翦象骏讲数学,张丕振讲山水画,王青芳讲花鸟草虫,张牧野讲人物花卉。其他科则由张恨水及家人讲授,如恨水先生讲授古典诗词,张朴野讲党义,桂凝露讲古文书法,张其范讲教育、心理学,申圣羽讲现代语文兼管女生生活,史哲民讲日语。以上如申圣羽、张朴野等亦是临时行动委员会成员。后来,有很多学生也参加了临时行动委员会,计有郝漾、史铎民、冯怀阁、申蟠鹤、刘淑琴等30余人。也有不少学生参加了共产党组织。北华美专共招收200余学生,一直坚持到“七·七”事变前,培养出了不少著名艺术家,如张仃、蓝马、凌子风等。上个世纪50年代后,张恨水的两个女儿分别考入中央工艺美院和中央美院,而张仃那时已是中央工艺美院的院长了。不过据张恨水先生自己回忆:“只教几点钟国文”,“每当教授们教画的时候,我站在一旁偷看,学习点写意的笔法。并直接向老画师许翔阶先生请教”(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