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及车间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实施应急救援,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失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编制本预案。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作业区域发生的各项安全生产事故。包括:

(1) 机械、电气伤害事故;

(2)车辆安全事故; (3)火灾、爆炸事故; (4)危化品泄露事故; (5)环境污染事故; (6)职业危害急性中毒事故;

(7)建(构)筑物房设施倒塌伤人事故;

(8) 其他性质较为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本预案根据公司的生产作业特点、工艺流程、地理环境等因素,预测在生产事故发生后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和人员作出快速有效反应而制定的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工作原则

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调应对;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

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按照“保护生命、

保护环境、保护财产”的顺序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

各职能部门、车间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合作,紧密配合,有效的开展初期处置、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3) 快速反应,协调应对。公司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应急联

动机制,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反应迅速。有关部门应当与公司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挥和协调作用。

(4) 依靠科学,依法依规。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

行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设备和防护,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可操作性。

(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事故风险评估、救援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完善、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等工作,提高公司应对各类事故的整体能力。

2、危险性分析

按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判别,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工伤事故大致有: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坍塌;10、中毒和窒息;11、容器爆炸;12、其他伤害。根据事故类别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