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禅修中心讲义四念处禅修法要
一、前言
一个人只修念佛、持咒、守戒,而忽略修禅定是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修不到心里去,若修到有气感也没有定力。禅定有三不等,初级禅定就是谓舍弃恶心、恶习,心境专注,是为弃恶。次级禅定是为思维修,心没有经过调伏是散乱的,它是不受控制的,它是跟随著意念浮动的。要制心止于一境不散乱,就必须反覆地将心专注于一个选好的固定目标。高级禅修是谓静虑,已有定功,在禅定中依清净心来思虑一些事情。而大乘禅者如中国禅宗系指心眼已开,能洞触诸缘而心感知生起法尔现象,此时行者对此能知能觉万相的心,且能面对境界如如不动,是为真正禅定。
既然禅修有四等次第,我们修行的人应有所认知。因鉴于菩萨有慧无定,小乘行者有定无慧,两者总须取得一平衡点,即是定慧等持。我们中心以前上课均偏于慧门及摄心入定法门的修行,虽有种种禅修法门的使用,但总偏向于大乘行者的修法,智慧是有,但定力稍嫌不足。又鉴于九十一年度“心中心法先修班”,经半年的禅修训练,它们对于身心并没得真正的基础,修起心中心法来,还是痛苦多多,故有利用四念处来调伏身、受、心、法等执著的构思。
四念处者是卅七道品的初步法门,当调伏心境这门功夫熟巧时,心就会渐渐地排除散乱的习惯,而专注于所导向的目标,或摄住心于一境中,这就是初级的禅定功夫。略分禅定有世间禅与出世间禅(佛禅)。在世间禅中如果一个人是注重修练调伏心境,使它能专注于故定的目标,如专注於呼吸、数息,身、受、心、法等,并慢慢产生慈爱心,达致心境平和,就能证得世间禅,如色界四禅和无色界四空处定。凭著此等功德,禅德一个人便能升在梵天界。梵天界的寿命非常的长久,能有半劫、一劫、二劫、四劫、八劫,甚至最多的八万四千劫。然而,梵天界定所有失,定失命就有所终,死后又再转世为人或天神,总之,又是入轮回之流。
既然修世间禅绝对不安稳,故修佛禅解脱道是佛弟子必然要走的道路。因此修证出世间禅是必要的,那就是道与果的禅。要获得这种出世间禅定,就须修练智慧。出世间禅的智慧有两种,而世间的智是说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是世间智,谈不上慧,这种智和禅的智慧并没有什么关系。拥有这种智并不能被认为有真正的功德,只有名利而已。因为有很多危害性的武器都是这种世间智所发明,是受到贪、嗔与其他恶念的驱使下而发明的。
反之,纵使世间智慧只有功德而毫无罪恶,如积极于慈善事业与救灾工作,探求经典的真正含义,追求禅法中的三门智慧,例如闻思修,也只能修得世间智慧的功德。它能使我们快乐的生活于较高的欲界天,但它并不能避免我们投生于地狱或其他恶道的忧患。只有成就于出世间智慧,方能真正排除这个忧患。故对于初学佛法者,或长期修大乘禅无所获者,修四念处是有其必要性的,能得出世间智,出世间智就是道与果的圣智,要成就这种智慧就须要修般若观照禅,又称内观禅。以般若波罗蜜多来观身、受、心、法等,而《大般若经》已告诉我们,般若波罗蜜多意为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能知能离,不即不离。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来达到戒、定、慧这三学,能修得这超世俗的智慧,戒德与禅德也能一齐获得。
二、吾人的病征
我们四众等有三种邪行,一曰邪语,由嗔、痴所生之语业。二曰邪业,由嗔、痴所生之身业。三曰邪命,由贪欲所生之身、语二业。邪命在则邪业、邪语成就无量、无边。为什么邪命难以净除?因为有二法难除、难舍故,一者即在家者多邪见,二者为出家者重邪命。诸在家居士虽极聪明黠慧,也曾受持五戒、在家菩萨戒,若为苦所逼,则以种种香花、饮食,祠祷天神、菩萨,为求得保佑平安;甚或问神、算命、卜卦等,欲求得心安、去苦。诸出家众虽极聪明黠慧,也受持具足戒已,资身命缘,却系属于他人、信众故,见大施主时,便整妆威仪,现亲善和乐相,以求得供养资身,是故说两者著邪命、正命。
我们常有三种违背正道之业行而不自知,一者身邪行,二者口邪行,三者意邪行。身所造恶业,名身邪行;是等邪行有二种:十不善道所摄,如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痴愚等。不摄善道,鞭杖互击、系缚诸业、自淫妻等,及不善道前后恶业等。口所造恶业,名口邪行;是中亦有二种,若人决定问时,现前诳语于他,是不善道所摄,余名不摄善言。最后者为意所造诸恶业,贪、恚、邪见等是意之邪行。
行者欲断此身口意业邪行,当开始修习四念处,从身、受、心、法中,以觉知心随时系念著此四法,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进而能得四念住,则能得定,证我空理,始能得我空智果,得涅盘道。
三、四念处经文依据
1.四念处---身、受、心、法均不可得
《大般若经》中云:“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四念处。何等四?须菩提!(1)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外身中、内外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2)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内受、内心、内法,外受、外心、外法,内外受、内外心、内外法,循法观亦无法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四念处实体是智慧,所以者何?观内外身即是智慧,念持智慧在缘中不令散乱,故名念处。
要避免邪知邪见,就要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此修证即能得自性真如现起。一个人在禅修时应时时刻刻注意或观察每一个看、听、想、觉等等的行为。认清楚这是身躯上色法(五根、六尘)、受法、心法等和觉知间的演变过程,直到根除萨迦亚邪见。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得认真修四念处,能在一个时间内修练得有结果和证得圣道,萨迦亚邪见将完全断除而永远免于转生于地狱、畜生或饿鬼道的危险。
2.四念住---身念、受念、心念、法念住
《大般若经》中云:“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念住。云何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身住循身观,或于外身住循身观,或于内外身住循身观,而永不起
身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受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受住循受观,或于外受住循受观,或于内外受住循受观,而永不起受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心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心住循心观,或于外心住循心观,或于内外心住循心观,而永不起心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法念住者,谓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虽于内法住循法观,或于外法住循法观,或于内外法住循法观,而永不起法俱寻思,炽然精进正知具念调伏贪忧。”
3.四念处如何摄住
《大智度论》中云:“四念处中一念处是内,内法中摄,所谓心。二念处是外,外法中摄,所谓受与法。一念处是内外,内外法中摄,所谓身。何以说四法,都是内、都是外、都是内外?何以不但言观身,而言循身观?云何观身而不生身觉?何以言勤精进一心?三十七品皆应言一心,何以但此中言一心。此中若修行四念处时,一切五盖应除,何以独言除贪?世间喜亦能妨道,何以但言除忧?观身法种种门,无常、苦、空、无我等,今何以但言不净,若但观不净,何以复念身四威仪等,此事易知何足问?”
四、四念处观行法理念
(一)能观者是谁
一般初级禅修者,往往以为能“看”的是我,或我在“看”东西,我在感受眼根视觉什么东西。若一个人以为能“看”即是我,或我在“看”,我在感受视觉,这种见解被称为萨迦亚邪见(SAKKAYA-DITTHI),换言之,萨迦亚邪见的意思是对两个存在的色蕴和识蕴持著错误的见解。他们以为“色”和“识”的集合是“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存在的主体,五根见六尘(色法)是我的心的作用。他们认为“我在观看;能看到是我,或我看见我自己的身体”,这种观念就是萨迦亚邪见。南传佛法常说心法与色法,但因心法常与分别、妄想、思虑等分不清楚,我们宁可用“觉知”或称为“识”来取代一般人所说的心。“觉知”来自于自性真如的功能,此功能的基础就是空真如体。
譬如说我们知道阿那律陀尊者(无贫、如意)因眼根七日夜不眠而失明,世尊就教导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而得半头天眼,能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故能观者不是我的眼根,同样地能闻、嗅、味、触、心的,也不是耳、鼻、舌、身、意等诸根功能。我们体中有一能觉、能知的真我,从空真如体中,现起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及心性等,有这种认知才是正知,这种知见,才是正见。
(二)初观身法门
1.观照呼吸间
契经云:“身虽安详,内有种种恶觉观破乱其心,以是故说安那般那十六分(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
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等十六特胜),以防觉观。安那般那为数入出息,身既安详心无错乱。然后行不净观安隐牢固。若先行不净观狂心错乱。”
当你以南传禅修的方式坐著时,背部和颈项必须伸直,闭上眼睛,注意自己的呼吸,当气息慢慢地吸进去,再慢慢地呼出来时,你就必须只是全神贯注著你的呼吸,观它慢慢地吸进去,再慢慢地呼出来。无论你的气息是长或是短,你都能清清楚楚地觉察到,觉知寸步不离呼吸间。
2.观照周遭事物间
每一次以“觉知”观看时,只能以“觉知”的意念来感知一切相,当然主要在呼吸间或肚子起伏间。之后,我们将此“觉知”专注于某个目标而清楚地认识它时,如此将发觉我们的心识已被安定下来。这时会发现有时“觉知”到某样东西被注意到,但仅能以“觉知”来觉,不能用“意识”去“认知”它,也就是不能用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来起个念头说:“那是什么?”
当然有时我们禅修时,也会用“眼根”、“眼识”去注意到周遭事物,也让我们也仅能去注意到,不要起心动念说那是什么。有时用眼根余光会察觉到别的地方时,也只能以“已注意到了”的心态去处理。如果能清楚地注意到这三样东西(觉知、根识、物件)的其中一个就行了,如次行者随时以保持著觉知的功能在,不要让“觉知”失去它的存在。若失去“觉知”时,将引发散乱心起,将是失去禅定力的时候。
同样地,在耳根聆听时,只有声尘和觉知。听觉依耳根而现起,耳根和声尘属于色法,“觉知”是识、是心法。禅修中要清楚认识任何根尘与觉知间之关系,每当聆听到声尘时,就须认清“觉知”闻到声尘即止。每当嗅觉产生时,亦须认清“觉知”嗅到香、臭尘即止。舌根仅于接触到食物时,才会有产生觉知的功能,故在禅修行为中,较为次要。除非一禅修者,连饮食中都在以“觉知”察照吃东西的变化等。
以上所述,五根、六尘、六识互动中,都要能以“觉知”来知一切反应,每当“觉知”感受到身体上的触觉反应时,当用“觉知”专注地观注它。而最容易关注的是觉受,亦即是热、胀、麻、痛、酸等相,一般人对此觉受,会感觉是苦,故世尊交我们要观受是苦。
(三)观受是苦
契经云:“受苦心非乐心,受乐心非苦心,受不苦不乐心非苦乐心。时相各异,以是故心无常。无常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想思忆念等亦如是。”身体全身布满著神经组织系统,它能感受到每个身体部位,这就是身触。舒服或不舒服,热、胀、麻、痛、酸等,通常都是接触到神经组织系统而现起的。每当神经感受到热、胀、麻、痛、酸时,此现象是由身根与触尘来反应。此时“觉知”即能体知热、胀、麻、痛、酸的现象,记住这是身根与触尘所发生的现象,不是真的“觉知”。这身觉在禅修中,占有很大的部份,在体知眼、耳、鼻等根对外尘的现象后,大多的禅修时间,都会用在体知身触,也就是感知身体的诸多反应,如热、胀、麻、痛、酸等。
在练习禅修方法时,只要集中“觉知”观察呼吸长短、起伏,及其他每个反应所浮现的
变化。基本上是在“觉知”呼吸间的变化,再来是五根六尘的变化,最后会回归到身触的变化。当然禅修后日久功深,除能“觉知”呼吸长短外,色身坐久或盘腿久了,将会引起诸多觉受的变化,有如热、麻、胀、酸、痛等受蕴觉受。当此之时,就要将“觉知”转移到受蕴之变化,只要以“觉知”心观照身体上的热、胀、麻、痛、酸的感觉,您会发觉此“觉知”是“觉知”,热、胀、麻、痛、酸是热、胀、麻、痛、酸,此真“觉知”与禅修 身触此等状况,本来两者根本就不相关。为了能清楚认识“觉知”每一次触觉到这些反应的变化,就须认清“觉知”了知“触觉”,只知是热、胀、麻、痛、酸等诸相,不要起热、胀、麻、痛、酸的喜恶心念想,只要“觉知”此现象,并观照它就行。
(四)观心无常
一切万法皆依各种条件或称因缘而假立生起,其存在本来即无独自、固有之自性可言,称为法无我,又称法空观。一切万法既然是因缘法,皆赖于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此依存关系一旦有所变化,即一法成、住、灭、空,另一法连续而起,也是成、住、坏、空,因心法有生成、幻灭现象,故说无常。
当禅修中定力不具足时,或气入脑中时,脑神经会产生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例如挂碍、思念、幻想等某些事。尤其人一劳累,心力恍惚,晚上睡觉就较会做梦,是梦中独头意识心乱动。当禅修者心活动时,一连串心理活动产生后,“觉知”当能观其心法无常、变化不定。此现象的发生,一是“觉知”的注意力已不足,或是内气太旺入脑中,导致脑神经细胞活动得太利害了。脑神经本来太习惯于不停地思虑,只是我们在动中,不曾去注意它而已。挂碍、思念和幻想都是意根所起,都是属于妄想、习气、心病等。当此“觉知”能清楚地知道此意根(心)的起灭,心起时为何人、何事、何物而起,它会随不同的意境产生不同的心念,此“觉知”应能超然地识知此心在动的现象,不要让“觉知”迷失,“觉知”一迷失,就进入散乱不定中,禅定的境界就没有了。有时禅修境界更深入时,此“觉知”能观察到一些藏识中的前尘影事依缘而起,其中有念头、有影像等。“觉知”已能体知心是无常,当心念或影像现起时,“觉知”能观此为心念、影像,但不要去认知它是在想什么,是现什么影像。
(五)观法无我
无我是何义?谓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并无“我”之实体存在。即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相互依存,并无实体性可言。有为法虽有作用,然不能常住,故更无实性;无为法虽常住,然无作用,即无性性可言。就唯识三性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性所立之无相、异相、自相三相中,亦均立无我观。(1)无相无我,即谓遍计所执性之实我实法乃情有理地无;而我之体相本无,故称无相。(2)异相无我,谓依他(因缘)所起诸法系因缘所生,而无我之体相;其相虽非全无,而仅异于遍计所执性之我相,故称异相无我。(3)自相无我,谓圆成实性乃以无我所显之真如体为自相,故称自相无我。
除上阐述诸法无常外,佛法中还说人无我。意即有情众生不外是由五蕴假合而成,此五蕴是构成凡夫生存的心物两面之五要素,别无真实之生命主体可言,称为人无我,又称我空观。
当四念处禅修者,以“觉知”观身、受、心、法等一切法中,确实是无我在诸法中,最后当体知世尊所言,诸法无我的实证境界。因在禅修过程中,身是假合即非我、受是苦痛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