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建筑材料》复习题(带答案)

《建筑材料》复习题 一、填空

1、石油沥青的主要组成有(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2、防水卷材按材料的组成不同,分为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

3、低碳钢受拉直至破坏,经历了(弹性)、(屈服)、(强化)、(颈缩)四个阶段。 4、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不同,对它的主要技术要求不是(强度),而是 (和易性)。

5、石灰膏和熟石灰在砂浆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所以也称(外掺料)。 6、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

7、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主要由(C3A)和(C3S)产生,其中(C3A)水化热最大。 8、材料抵抗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其大小可用(渗透系数)表示,也可用(抗渗标号)表示。 9、烧结普通砖的标准尺寸为(240×115×53㎜),如果计划砌筑(1m3)砌体需用该砖约 (512块)。

10.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润湿角θ)来表示,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来表示。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来表示。 11.石膏的硬化时体积是(膨胀),硬化后孔隙率较(大)。

12.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硬化,是由(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故石灰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13.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矿物成分的分子式是(C3S)、(C2S)、(C3A)、(C4AF)。

14.混凝土的合理砂率是指在(水泥用量)和(水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并能获得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15.砌筑砂浆的流动性用(沉入度)表示,保水性用(分层度)来表示。 16.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屈服)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17、石油沥青按三组分划分分别为(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18.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大) , 抗冻性(变差) ,导热性(变小) ,强度(变小)。

19.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 ,耐软水能力(强) ,干缩(大). 20.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 ,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 21.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45min)。 22.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小)。 23.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钢材的质量等级)。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选择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材料时,应选用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保证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

27.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热轧钢筋中光圆钢筋用(HPB)符号表示,带肋钢筋用(HRB)符号表示。

28.钢结构设计时,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为(条件屈服点)。σ0.2中,0.2表示的意义为(残余变形为原标距长度的0.2%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29.用连续级配骨料配制的砼拌合物工作性良好,不易产生(离析)现象,所需要的水泥用量比采用间断级配时(多)。

30.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为(CaSO4·1/2H2O);生石灰的化学成分为(CaO);熟石灰的化学成分为(Ca(OH)2)的。

31.某建筑物基础采用砖基础,应选用(实心砖)砌体材料和(水泥)砂浆。

3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起(调节凝结时间)作用,但当掺量过多时,易导致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合格)。

33.大理石不宜用于室外,是因为抗(酸雨腐蚀)性能较差,而花岗岩(抗火)性能较差。 34.烧结普通砖属于(脆性)材料,承受冲击荷载的构件一般选用(韧性)材料。 35. 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绝对密实)。 36. 生石灰熟化的特征为(放热)和(膨胀)。 37.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胶体),(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38. 砂浆试件尺寸采用(70.7×70.7×70.7) mm立方体试件。

39. 沥青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膏体的温度,称为(软化点)。 40. (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41.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为(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胶体)和(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

42.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大),抗冻性(差) . 4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 44.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增大. 45.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2)克,干砂(200)克. 46.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 47.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小),大气稳定性(好) . 二、判断题: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 )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 ) 5.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 6.强度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 7.材料的抗渗性主要决定于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特征. ……………( √ )

8.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3天和28天的抗压、抗折强度确定的。…( × ) 9. 硅酸盐水泥的耐磨性优于粉煤灰水泥。……………………………( √ ) 10. 高铝水泥的水化热大,不能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 11.低合金钢的塑性和韧性较差。………………………………………( × ) 12.比强度是材料轻质高强的指标。………………………………( √ )

13.随含碳量提高,建筑钢材的强度、硬度均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 ) 14.在混凝土中加掺合料或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 × ) 15.普通水泥的细度不合格时,水泥为废品. ………………………( × ) 16.碳化会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 ……………………………( √ )

17.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可以提高抗腐蚀能力. ……………………( √ ) 18.普通混凝土的用水量增大,混凝土的干缩增大. ………………( √ ) 19.冷拉可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 ………………………………( × ) 20.低合金钢比碳素结构钢更适合于高层及大跨度结构. ……( × ) 21.材料的吸水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 )

22.气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 ) 2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C3A。( √ ) 24.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 25.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沉入度来表示。( × )

26、相对湿度越大,混凝土碳化的速度就越快。( √ ) 27.伸长率越大,钢材的塑性越好。( √ )

28.石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针入度表示。( × )

29、将某种含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定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 )

30、石灰在水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体积也有较大的收缩。(× ) 31、按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分钟。 ( × ) 32、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水泥。(× )

3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用卵石代替碎石配置混凝土,可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但流动性减小。(× ) 34、用同样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和物作成的不同尺寸的抗压试件,破坏时大尺寸的试件破坏荷载大,故其强度高;小尺寸的试件破坏荷载小,故其强度低。 ( × ) 35、砂浆的和易性指标是沉入度。 ( √ )

36、用于多孔吸水基面的砌筑砂浆,其强度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而与水灰比大小无关。( √ )

37、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表示,软化点越高,则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大。( × )

38、屈强比小的钢材,使用中比较安全可靠,但其利用率低,因此屈强比也不宜过小。( × )

三、问答题:

1、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七个因素:①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②粗骨料的品种、规格及质量;③养护条件;④龄期;⑤施工条件;⑥实验条件 a、试件的尺寸;b、试件的形状;⑦掺外加剂和掺合料。 2、 某建筑内墙面使用石灰砂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情况:(1)墙面出现开花和麻点;(2)墙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纹。试分析其原因。 答:(1)墙面出现开花和麻点的原因主要是生石灰熟化成熟石膏时,时间不够就拿来使用。 (2)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纹主要原因:a、抹面砂浆没有分层施工,而是一次成型;b、砂的含泥量太大;c、砂浆配合比不合适。 3.对普通砼的要求有哪些? 答:(1)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 (2)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3)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4)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4.试述普通混凝土四种组成材料的作用。

答:在混凝土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砂、石颗粒表面,并填充砂、石空隙,水泥浆在硬化前主要起润滑、填充、包裹等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硬化后,主要起胶结作用,将砂、石粘结成一个整体,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及耐久性。砂、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石的强度,因而它们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故称为骨料,骨料可抑制混凝土的收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