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用]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后达标知能提升

教育学习+K12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某位全国人大代表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城镇化建设必须是渐进的过程 B.联系具有客观性,城镇化切忌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城镇化要坚持“扬弃”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城镇化要守住农民的家园 解析:选C。“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体现了辩证否定观,C符合题意。

2.中国语言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选D。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D项体现了这一观点。A项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B项是发展的观点,C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3.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这句话表明( )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选B。培根的话强调对待问题要既肯定又否定,这表明应当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B项正确;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应吸收而不应扬弃,A项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是否定一切,也不是肯定一切,C、D两项错误。

4.蝴蝶的生命史为:蝴蝶幼虫出生10天左右发育成成虫,成虫45天后变成蛹,而蛹要经过地底下几个月的漫漫长眠才能化蛹成蝶,开始它最灿烂的历程。从哲学上看,化蛹成蝶的过程是( )

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事物自身的辩证否定过程

C.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是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的过程

解析:选B。化蛹成蝶是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B项正确。化蛹成蝶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A项错误;事物的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肯定和否定之间并没有先后之分,C项错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辩证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彻底否定,D项错误。

5.新居住证制度继承了传统户籍制度的合理内核,实现了对单位人、社会人的有效管理,既符合国家的指导意见,也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既能弥补暂住证制度的缺陷,又能与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相连接。这说明辩证的否定( )

A.是发展的环节,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动力来自人的改革

B.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以旧事物的一切因素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既保留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又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D.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又能与时俱进

解析:选C。材料主要体现了居住证制度对传统户籍制度的辩证否定。A、B两项本身错误;C项符合题意;D项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不选。

6.近年来,中国高铁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华丽转身,说明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②当选;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说明创新能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③当选。①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7.漫画《不能总在权威脚印里兜圈》旨在强调( )

A.只要敢想敢做即可开辟一片新天地 B.故步自封或因循守旧终将一事无成 C.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 D.创新求变要敢于突破既有理论束缚

解析:选D。漫画启示我们不能总在权威的脚印里兜圈,应插上“创新”的翅膀,旨在强调创新求变要敢于突破既有理论束缚,D 项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权威”不等于“成规陈说”,尊重“权威”也不是“因循守旧”,B、C两项与题意不符。

8.原创,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强律动,也是一个民族形象的最集中呈现。原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浮萍,不是断线风筝。优秀的原创作品,恰恰是具有历史承继意识的脱胎换骨与凤凰涅槃。因此,实现原创需要( )

①反对一切权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 ②解放思想,认识、运用和创造规律 ③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①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②中的“创造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9.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 )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①勇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 ②注意研究新情况,革新教育发展规律

③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 ④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③④正确。①错误,辩证的否定不是否定现存一切事物;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革新,只能被认识和利用。

10.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④理论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思想认识不断前进,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正确;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体现了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项。

11.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接打印成实物。3D打印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这印证了( )

①意识能直接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

④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体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③正确;“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体现了创新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思维进步的作用,④正确。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但不能直接创造物质形态,①错误;②不符合题意。

1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到2018年,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必将( )

①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推动生产关系的更替 ③推动虚拟经济发展 ④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②中“更替”表述错误;《指导意见》提出要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同互动的发展,但网络经济不等同于虚拟经济,③不选;①④符合题意且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017年8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比利时,提升至第17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是唯一一个排名进入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我国知识产出率和质量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到2020年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总体发展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创新的意义。(20分)

(2)请你为学校举行“科技创新宣讲”活动撰写两条宣传标语。(6分)

解析:(1)知识限定为“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问题指向说明我国重视创新的意义。可结合材料信息,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说明我国重视创新的意义。(2)为开放式题目,可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等知识点拟定标语,要简洁具体、贴近学生生活、便于操作。

答案:(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5分)我国重视创新,有利于树立创新意识,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5分)有利于提升知识产出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5分)有利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发展。(5分)

(2)学习伴我同行,创新促进发展;创新才有突破,突破才能强国。(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领域新的现象层出不穷,马云的首家无人超市正式落户杭州,吸引不少人排队体验。

无人超市就是没有营业员的超市。消费者第一次进超市时,拿出手机,打开淘宝,扫门口的二维码进超市。一旦进入,全程无需再掏手机。所以,没有营业员被理解为无人超市的突出特点。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也是促成无人超市形成的原因。

无人超市无论从资本投入的角度,还是从消费的需求以及从经营的角度来看,都有其吸引人的优势。当然,无人超市同样有其劣势,如:用户的体验降低,大部分消费者对销售价格比较敏感,在销售的价格相对差不多的情况下,想要消费者心动,产生购买意愿,主要因素是现场服务价值品牌+情感价值,而这部分正是无人超市缺失的部分;还有无人超市里的商品品种相对单一,等等。

无人超市的快速出现,打破了原有的零售模式,是一种创新,也是新的零售方式即将进入的下一个风口。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无人超市。(26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中关于无人超市的产生、特点、优劣、发展等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马云的无人超市的产生是与互联网行业发展、移动支付的发展、线下支付场景的拓宽等因素紧紧联系的,不是凭空产生和发展的。(6分)

(2)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和僵化保守思想。无人超市打破了原有的零售模式,是一种创新,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肯定和支持它的产生、发展。(7分)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3)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应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地分析无人超市的优劣,同时要坚信只要有足够的条件,它就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7分)(若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方面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4)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因而我们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无人超市的发展创新。(6分)

教育学习+K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