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度试题-语文

复习资料

③主旨上,突出“小我(个体)”“大我(历史)”的取舍选择,深刻表达战争的隐痛及对战争的反思。

(每点2分,共6分)

5.C(蠲:显示,昭明。从后文“毋是翦弃”可以推断)

6.A(联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秦国“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内容进行判断)

7.B(寡君:古代臣子对别国称自己国君的谦称)

8.A(“大量丰腴的土地”错,从“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可见土地之荒芜。)

9.(1)我们各部戎人砍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走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贵国先君既不内侵也不外叛的臣属,直到如今忠诚不二。(“除翦、以为、贰”各1分,句意1分)

(2)晋国军队(中的长官),恐怕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得诸侯叛离,(你们)却怪罪我们各部戎人!(“无乃、阙、罪” 各1分,句意1分)

10.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11.A(《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

12.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2分)

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4分)

13.(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1

复习资料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B(A项,春蚓秋蛇:形容书法拙劣,字写得像蚯蚓和蛇爬行一样弯曲难看;C项,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害成有罪;D项,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坏事,应为“无微不至”)

15.B(A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C句式杂糅,“目标”与“以……为主要目的”杂糅;D搭配不当,应为“提高……品味”)

16.①欣赏诗歌,同样工夫在诗外

②把握欣赏诗歌的一些方法(重点词“方法”)

17.评分参照高考作文标准。注意结合材料理解真正的“孝”:真正的“孝”不仅是为长者做事,更是精神上的尊重。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晋国和诸侯各国在向地集会,准备拘捕姜戎族的首领驹支。晋国大夫范宣子在朝会上亲自指责他,说:“过来,姜戎氏!从前秦国人把你祖父吾离从瓜州赶走,你祖父吾离披着茅草衣、戴着荆条帽,前来投奔我国先君。我先君惠公当时也只有不多的田地,却与你们平分来养活你们。如今诸侯侍奉我们国君不如从前,大概说话泄漏了什么机密,这主要是你的过错。明天的会议,你不要参加了!你要是参加,就把你抓起来!”

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仗着他们人多,贪婪地掠夺土地,把我们各部落戎人从祖居地赶走。贵国国君惠公显示他崇高的品德,认为我们各部戎人都是四岳的后代,不该这样被抛弃灭绝。他赐给我们南部边疆的土地,那里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们各部戎人砍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走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贵国先君既不内侵也不外叛的臣属,直到如今忠

12

复习资料

诚不二。从前文公与秦国攻打郑国,秦国人私下里同郑国人订立盟约,留下军队在那里驻守,因此而发生崤地战役。当时晋军在前面抵抗,我们戎人在后面进击,秦军全军覆没,实在是我们戎人出了大力。这就如同捕鹿,晋国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后腿,和晋国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为什么不能免于罪责呢?从那时以来,晋国多次出兵征战,我戎人各部从来紧跟其后,时时追随贵国,还是像崤之战时那样心志如一,岂敢疏远背离?如今贵国军旅中的长官,恐怕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得诸侯叛离,你们却怪罪我们戎人!我们各部戎人服饰饮食(习俗)不与华夏相同,礼仪使者不相往来,言语不通,能做什么对贵国不利的坏事?不参加盟会的事务,我也不会不高兴。”驹支朗读了《青蝇》诗退了下去。

范宣子连忙道歉,请他参与盟会事务,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和蔼可亲的君子美名。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