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
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成因有哪些?
答: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成因主要有:1、孙悟空是天地精华所生之神猴,不曾受到过任何社会关系,传统思想和宗教法礼的约束,完全保持着率真的赤子之心;2、孙悟空热爱自由,天赋过人,并且极为好学上进,既是一个个性独立的英雄,又是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领袖人物,他具有奋起反抗的自信和才干;3、天界秩序井然,个个墨守成规,孙悟空掌握个人命运、追求自我实现的进步要求,离经叛道之言行注定为诸神所不容。作为一种异态精神力量,可能面临诸天神佛的吞并,他要是不反抗,就只能是归顺,或者被消灭;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孙悟空的英勇无畏体是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人格自由,要求公平合理的理想及愿望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社会和时代呼唤孙悟空这样的英雄。
二、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在大闹天宫时有何具体表现?
答:1、孙悟空是很高调地去接受招安的,他对太白金星及天兵天将并不存在感激之情和仰望姿态,即便在玉帝面前他也不拜服参见,保持着高度的自尊,把自己看作与玉帝精神平等的主体;2、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当他发现自己被欺骗、藐视时,他立马奋起反抗,搅动蟠桃大会,透御酒,窃仙丹,把天庭闹得人仰马翻;3、他指责玉帝“不用贤”,喊出“强者为尊”的口号,要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否则就要闹得天庭永不清平;4、被抓住后,刀斧枪剑和雷打火烧都奈何不了他,反而练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和钢筋铁骨;5、即便后来被如来佛制服,他也要用一泡尿自以为是、道貌岸然的神佛权威给予无情的嘲弄。
三、在取经途中,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又体现在何处?
答:在取经途中,孙悟空所面对的矛盾斗争对象有所不同,他的斗争策略也有所改变,但其基本形象和性格仍然与前期保持一致。他对唐僧虽忠心耿耿,但绝不迷信盲从,例如在三打尸魔那一回;他常常嘲讽、责骂神佛,还曾把佛像推倒并扔进茅坑;尽管他常常要借助神仙佛祖的力量来降妖伏魔,但他绝不卑躬屈膝,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完成使命;他扫荡妖魔邪恶势力,多次锄强扶弱,为民除害,敢于与一切黑暗和不合理作斗争;他还善于克服各种困难,在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也从不屈服,而是积极征服,改造自然。
四、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作者吴承恩是封建时代的进步文人,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的黑暗应该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塑造孙悟空这个光辉的斗士形象,赋予他激荡人心的反抗精神,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它映射出封建统治制度的弊端,反映了劳动人民改造社会的美好理想,体现了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人格的强烈愿望。虽然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失败告终,又体现出封建时代进步文人思想上的矛盾和局限性,但为苍生代言,为人民某福祉的英雄主义精神,却激励鼓舞着人们去追求进步,追求光明、自由、公正、平等。到今天,孙悟空仍然能给予我们许多思考和启迪。也许有阳光的地方必然就有阴影,但这不是我们停止探索和追求的借口。我们每个人都要像最初的孙悟空一样去积极寻求自我实现之道,但我们更应该像后期更成熟的孙悟空一样,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价值需要在社会价值中得以实现。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合法的话语权,而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而每个积极献身正义的事业,追求全人类利益和价值的人,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