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总学分 理论授课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3 48 制订单位 110907106 国际经济学 课程类型与性质 学科基础必修课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总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 经济学院 48 0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际贸易进程及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如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贸易保护的原因和形式、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掌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章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三章 相互需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七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八章 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 第十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十五章 国际收支调整 第十六章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 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合计 讲授 2 4 4 6 2 4 4 8 6 4 2 2 48 实验(训)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2 4 4 6 2 4 4 8 6 4 2 2 4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学时数:2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熟悉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了解国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掌握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国际贸易均衡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际贸易整体利益,将利益分解成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理解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点的含义,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者均衡,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均衡表达式及其图示。

能力:能够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划分国际贸易利益。 3.本章教学重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3)一般均衡分析。 4.本章教学难点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2)一般均衡分析。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二节: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第三节: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和分解 (一)贸易条件,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二)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学时数:4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学会用图形说明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比较利益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解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能够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能力:能够深入了解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以及比较优势理论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能够对现实中两个国家的交易通过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分析。

素质:分小组讨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3.本章教学重点

(1)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2)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4.本章教学难点

(1)用图形说明的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2)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古典贸易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李嘉图模型 (一)模型基本结构

(二)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第三节: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第三章:相互需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 学时数:4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掌握用图形推导提供曲线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掌握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

能力:通过学习能够用所学理论对相互需求理论做出评价。 3.本章教学重点

(1)相互需求理论;

(2)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 4.本章教学难点

(1)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2)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二节:提供曲线 (一)提供曲线的含义

(二)由贸易三角推导提供曲线

(三)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第三节: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一)贸易均衡的相对产品价格 (二)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第四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学时数:6学时

1.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克歇尔-俄林模型,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掌握要素禀赋的含义及哪种要素被称为特定要素,理解这两个模型所得出的一般结论,具备分析在这两个模型中国际贸易带给要素所有者利益再分配问题-自由贸易开展存在阻力的能力。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了解里昂剔夫之谜,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掌握H—O定理。

能力:能不能解释清楚里昂惕夫之谜,要素禀赋理论是如何解释的,以及了解特定要素是如何界定的。

素质:小组讨论分析现在的国际贸易中要素禀赋理论是如何运用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