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5. 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

A、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B、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C、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D、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E、如无基本公式的分子、分母,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企业个数 B、机器台数 C、电视机销售量 D、某地区某年人口数 E、产品产量

7. 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人均国民收入 B、人口平均年龄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人口密度 E、人口自然增长率 8. 下列哪些是强度相对指标( )。

A、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B、全国人均钢产量 C、人口死亡率 D、某地区每千人拥有的商业网点 E、全国人均消费水平 9. 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 )。 A、出生率 B、出勤率 C、死亡率 D、男性比率 E、女性比率

10. 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指标有( )。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四、简答题:

1.试述众数、中位数与算数平均数的相互关系。

2. 试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要应用标准差系数?

3. 测定标志变异指标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 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算术平均数是平均指标中最基 本的、最常用的指标?

5.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区别。 五、计算题: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按工资金额分组(元) 工人数 40~50 50~60 60~70 30 40 100 70~80 80~90 90~100 100~110 合计 170 220 90 50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年收入额(元)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1100 1100~1200 1200~1300 合计 农户数(户) 240 480 1050 600 270 210 120 30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分组(件/人) (个) (人)

50~60 10 300

60~70 7 200

70~80 5 140

80~90 2 6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按月收入水平分组 (元)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合 计 家庭户占总户数比重 (%) 20 45 25 10 100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日产量 (件/人) 1 2 3 合 计 甲单位工人数 (人) 120 60 20 200 乙单位总产量 (件) 30 120 30 180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9.在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1998年 1999年

36405 44450 国内生产总值

8679 其中:第一产业 8157

17472 第二产业 13801

18319 第三产业 14447

试计算1998年和

1999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 11.某产品资料如下: 等 级 单价(元/斤) 一级品 1.20 收购量(斤) 2000 收购额(元) 2400 二级品 三级品 1.05 0.9 3000 4000 3150 3600 要求:按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该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

12.根据某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某种工业产品在该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生产 量达到56万吨,该产品在五年计划最后两年的每月实际产量如下: 月 份 第四年 第五年 4 4 3.5 3.5 1 2 3 4 4 5 3.8 4 5 4 5 5 3.8 6 7 4 5 6 6 6 6 7 63 4 5 5 5 4 8 9 10 11 12 合计 49.6 试根据表列资料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

1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按全部职工计算),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的结果仅提高4%。试计算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14.某企业工人完成产量定额资料如下: 工人按完成产量 定额分组(%)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合 计 工 人 数 (人) 7 份 8 12 42 54 60 38 46 260 月 8 份 4 8 88 98 56 20 6 280 月

要求:分别计算各月份的众数和中位数。 15.某种商品在两个地区销售情况如下: 商 品 等 每件单价 级 (元) 甲 级 乙 级 1.3 1.2 甲地区销售额 (元) 13000 24000 乙地区销售量 (件) 20000 10000 丙 级 合 计 1.1 _____ 11000 48000 10000 40000 试分别计算甲、乙两个地区该商品的平均价格。

16.有人提出有三种萍果,一种是每元买2斤,一种是每元买3斤,一种是每元买4斤,现在各买1元,用了3元,买了9斤,当然是每元平均买了3斤,可是用调和平均数计算每元只买了2.7斤[即:3/(1/2+1/3+1/4)=2.7斤],少了0.3斤,因而否定调和平均数,你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17.兹有某地区水稻收获量分组资料如下: 水稻收获量(千克/亩) 150~175 175~200 200~225 225~250 250~275 275~300 300~325 325~350 350~375 375~400 400~425 合 计 耕地面积(亩) 18 32 53 69 84 133 119 56 22 10 4 600 要求:(1)计算中位数及众数; (2)计算算术平均数;

(3)计算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

(4)比较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说明本资料分 布的偏斜特征。

18. 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个工人,各人日产的件数如下: 第一组: 20 40 60 70 80 100 120 第二组: 67 68 69 70 71 72 73

这两个组每人平均日产件数都是70件,试计算工人日产量的变异指标:

(1)全距(2)平均差(3)标准差,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19. 某零售商业企业包括20个门市部门,它们的商品零售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

按零售计划完成程度分门市部数计划零售额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