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的。
2.社会认知的矛盾
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否成功或顺利,关键是看他承担社会角色的情况。当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经常接触角色榜样,或角色榜样不同于群体规范的时候,人们履行自己的性别角色和家庭角色时就会遇到困难。“低龄寄宿”小学生长期离开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与父母长期密切接触的家庭环境,而社会角色的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领会的。长期的寄宿生活使这些儿童已经习惯了城市,他们甚至对农村抱有“厌恶”的态度。当问到长大以后是留在城里还是回农村时,孩子们回答说:“以后在城里打工,也不回农村”,“农村没意思”,“农村太穷,太落后”。即使是上不好学,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务农。这样的观念已经扎在了很多小学生的心里。 3.行为习惯的偏差
由于“低龄寄宿”的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比较差。有的学生趁老师或监管人员不注意,偷偷溜到外面去上,或者去超市买零食。寄宿学生容易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虽然家长把孩子的零花钱主要放在监管人那里,但他们经常向管理人要钱,买的物品大多是小食品、玩具,或者是多余的文具。还有些小学生染上了打架斗殴的坏毛病,如果老师或家长询问,他们还撒谎搪塞,变得非常“狡猾”。至于饭前便后洗手、睡前洗脚等卫生习惯更是参差不齐。
4.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偏差
“低龄寄宿”的生活对小学生人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健康的人格应该是自信向上、朝气蓬勃。但是,在“低龄寄宿”的小学生中,却存在一些人格或性格上的问题。一些低年级的寄宿学生与同学关系处得不好,得不到其他城里同学的认同,没有人主动与他说话和做游戏,当他放假回家时,由于长时间没有和农村的小朋友玩,原来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也逐渐疏远他。由此,这些小学生就会备感孤独。八九岁年龄的小学生,尚不懂得积极地自我调解,同时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及时关注,时间一长,他们的性格就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形成病态人格。
四、发挥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积极作用
社会化是个人形成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社会成员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否顺利完成,社会化的目标能否得以实现,取决于社会及个体是否具备应有的各种条件。如果缺少了某些必要条件,社会化过程就会受到阻碍或中断,造成个体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影响社会文化在人类代际间的传递。 对于“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能够提供非常有力的帮助。这些帮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小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创造条件。“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家庭生活的匾乏。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城市上学,虽然偶尔去看孩子,但见面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家庭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往往只能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孩子。这样,“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时间非常短。农村社会工作者对这些小学生提供服务,可以从帮助他们和家长沟通开始,如促进家长和孩子见面的次数和共同生活的时间,或者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多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学生家庭生活的匾乏,减少家庭生活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其次,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小学生处在早期社会化阶段,这时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农村社会工作者可重点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些“低龄寄宿”小学生存在封闭的心理,害怕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小学生则自律性比较差,不会和善平等地与同伴交流。对于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与这些小学生进行接触,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要重点关照,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再次,建立社会工作者与小学生的帮助关系。由于小学生性格和心理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那些存在社会化偏差的小学生来说,很难通过一两次的辅导加以解决。因此,社会工作者应依托学生所在的学校、家庭和当地政府的社会服务机构,建立起与小学生的相对长期和固定的帮助关系,从而有的放矢地寻找解决方案。而且,相对固定的帮助,也会增加小学生的安全感。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经常对其所帮助的小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回访,以便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提升专业服务质量。
最后,通过榜样的力量进行引导。社会工作者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身份,给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此外,社会工作者应当重点通过优秀少年儿童的个案以及相关读物,引导小学生向榜样学习。有了学习的榜样,有助于他们摆脱一些不良的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当然
,社会工作者对“低龄寄宿”小学生的服务,只是解决这些小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部分力量。在根本上,“低龄寄宿”是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因而其解决也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除了社会工作者积极介人并提供服务之外,“低龄寄宿”小学生社会化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生所在家庭、学校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多方面力量的配合。 五、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体现。农村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农村的社会福利,推动农村的社会发展。对于解决“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农村社会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真正的农村社会工作者非常少,农村社会工作还未受到广泛认可。那么,如何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呢?
第一,为农村社会工作者培养提供外在保障。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农村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人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财政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地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村组干部、回乡优秀青年培养成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不断壮大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第二,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应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明确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一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提高职业水平。要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职业化指的是社会工作或社会服务作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并发展;专业化指的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具备专业素质,持守专业理念,运用专业方法进行服务。
第三,加强农村社会工作宣传。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社会工作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尤其在农村,社会工作还没有真正地展开。应进一步加强社会教育,宣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传播社会工作知识,加大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增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感,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加强农村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
群众,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心理疏导、司法矫正等多个重要领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因此,要切实加强农村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特别是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组织、人力、财物等各个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