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播放《拖拉鸟》的故事,故事只讲到拖拉鸟的窝一直还没有搭好。)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鸟”的鸟吗?为什么?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拖拉鸟”一样的同学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出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仔细观察,然后交流,在派代表举手发言。)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发现,只要经常将“不急”“明天”“等一下”“还没完”关在嘴边的人,都跟这只鸟一样,有做事拖拉的毛病。那么,拖拉的毛病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大家猜一猜,“拖拉鸟的”的故事的结尾会怎样?

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请问,如果你是这只“拖拉鸟”,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是的!做事情拖拖拉拉确实很有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如果生活中的人们也像拖拉鸟一样,结果会怎样呢?(出示教材中的两张图)

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拖拉会害了自己。(播放图片:1、病人生命垂危,医生抢救;2、居民楼失火,消防员救火;3、农民播种;4、警察抓小偷;5、运动员比赛)

生:学生同桌讨论,如果他们拖拉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所以,无论做什么职业,拖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好伙伴能告诉大家“不拖拉”的小窍门。你们知道这个伙伴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忙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

生:小闹钟。

师:对!我们跟闹钟一起玩个游戏吧。 4、不做“小马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做事时马虎的害处。 过程方法: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做一个做事、学习不马虎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粗心、马虎、无耐心是不良习惯,掌握克服不良习惯的本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提纲

1. 马虎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麻烦? 2. 怎样避免马虎发生?

(1)做题时养成检查的好习惯。(2)做事情时要仔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马虎的故事》请同学们谈体会。导入:不做“小马虎”。 二.学习新课

1.看43页图,从“小画家”的画中,你能找出多少错误?指名学生回答。 2.找一找,你身边有“小馬虎”吗?

(1)忘带书(2)试卷忘写名字(3)考试时丢题、丢分…… 同桌交流,班级汇报。

3. 马虎的东东:根据字条,妈妈能找到东东吗?为什么?

“妈妈,今天放学,我到同学家玩,你回来后别忘了去接我,去之前先给他家打电话。东东”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4.说一说:马虎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麻烦? 三、教学反馈

1.讨论:怎么样避免马虎的发生呢? (1)4人一组讨论(2)汇报讨论结果

(3)师生共同总结:1.做题时,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2.做事情时要仔细。 2.细心口诀: 火眼金睛要常练,注意集中不能忘 题目会读找关键,相关知识要回顾

眼睛看过心里念,相似之间找规律 四、总结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跟“小马虎”告别! 做事一定要认真,马马虎虎可不行。 板书设计:

不做“小马虎”

做事一定要认真,马马虎虎可不行。

5、风儿轻轻吹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风的利用。

3、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通过玩风车感受到风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产生。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课前准备:

1、制作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2、收集一些可以表现风存在的物品:小手绢、羽毛、扇子、蜡烛等。 3、收集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系的资料。 4、学生准备好画画用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了解风的形成。 2、画出风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课,激发兴趣

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水儿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 快跑。风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风好吗?

二、找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游戏并观察

1、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树枝摇晃、红旗飘扬、手绢飘动、头发飞扬)

2、风吹到身上是什么感觉? 三、造风

四、让学生玩一玩吹羽毛、扇扇子、吹蜡烛等游戏。(体会利用空气流动产生风的原理)

四、画风

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风,还学会了制造风,现在就让我们来画一画风,看看谁的 画最能表现风。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五、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风儿轻轻吹 树枝摇晃、 红旗飘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