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 适用对象
二. 课程性质
《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学分数为4学分,学时数为64个学时。其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行政。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行政管理的学习研究范畴概括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道德、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依法行政、行政方法、财务行政、行政效率等。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系统的科学,其学科特点表现在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技术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同时行政管理学又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因此它同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财政学、数学、运筹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序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
三. 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和全要素,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国家行政机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应用能力。基本理论的讲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国家机关行政管理的一般概念与原理,能对行政管理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并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解释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并能在未来从事行政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成为具有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教学中宜采用课堂讲授、课堂
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本科学生
讨论、课外实践等形式。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学时安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第三章 行政职能 第四章 行政组织 第五章 行政领导 第六章 人事行政 第七章 公共预算 第八章 行政信息 第九章 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方法 第十章 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第十一章 行政伦理 第十二章 行政法治 第十三章 行政监督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 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 第十六章 政府绩效管理 第十七章 行政改革与发展 合 计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2 4 4 4 6 4 6 3 3 3 4 3 3 4 2 6 3 64
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
第一章 导论 教学要求:
理解: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必要性。 了解:中西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
掌握: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内容要点:
1.1: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 1.2:行政管理学在中国
1.3:建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 第二章 行政环境 教学要求:
理解:行政系统与环境要素的互动关系。 了解:环境各要素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掌握:创建良好行政外部环境的关键点。 内容要点:
2.1: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2.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2.3:文化、民族和宗教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2.4: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2.5: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章 行政职能 教学要求:
理解: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了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历程。
掌握:行政职能的涵义、行政职能体系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内容要点:
3.1:行政职能概述
3.2: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3.3: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第四章 行政组织 教学要求:
理解: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原则和方法。 了解:中西行政组织理论。 掌握:行政组织的类型和机构。 内容要点:
4.1:行政组织概述 4.2:行政组织理论 4.3: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第五章 行政领导 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