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点最全文言文总复习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复习

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面加粗加横线的词语

(1)落英缤纷( )(2)便要还家( ) (3)处处志之( ) (4)寻向所志( )(5)乃不知有汉( ) (6)无论魏晋( ) (7)此中人语云( )(8)不足为外人道也( )( )(9)诣太守 ( ) (10)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11)欣然规往( )( ) (12)乃郡下( ) (13)寻病终( )(14) 后遂无问津者( ) (15)屋舍俨然( ) (16)阡陌交通( )(17) 便舍船从口入( )(18)悉如外人( ) (19)黄发垂髫( )( )(20)乃大惊( )(21)具答之( ) (22)咸来问讯( )(2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4)欲穷其林( ) (25)并怡然自乐( )(26)豁然开朗( )(27)便扶向路 (28)未果( )

2、按要求填写表格,比较古今异义。

古 义 今 义 交 通 妻 子 绝 境 无 论 鲜 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②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⑦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⑨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⑩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处志之。

4、“便要还家”中的通假字是“ ”,通 ,意思是 5、填出文段中省去的句子:( )见渔人,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6、画线句子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概括回答: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们生活 。 7、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风尚。 B 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C 村人“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D 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之前没来没有“外人”来过。

8、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 , , 。 9、世博会湖南管的主题为“都市桃花源”,请解释一下其寓意。

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故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动心忍性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人恒过( )( )衡于虑而后作(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空乏其身 ( ) 而后喻 ( ) 管夷吾举于士( ) ....征于色( )百里奚举于市( )苦其心志( ) ...行拂乱其行为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6.(1)“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7、(1)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2)短文从正面论述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 兴亡,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的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作者列举的用意是什么? 9、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在三反方面经受磨难:思想上要 ;生活上要 , , ;行为上要: 。经受这样一番磨难的作用是: , 。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11.本文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

12、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一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13.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怎样的共鸣(现实意义)? 三、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