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主概念)
十月七日整理,第一轮背诵用
目的性:如果不强调目的性,就会把教育泛化为个体的全部活动。 教育
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通过培养。
人才能服务于社会。
广义:有目的,增进知识技能,影响思想品德,增强体质的活动。 教育概念 狭义:专门组织的教育,根据社会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活动方式:①活动目的 ②与活动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式 ③活动
效果评价 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关系。
人的发展: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
会发展。
? 生理发展:机体正常发育,各系统生理功能完善。
认知发展: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想象等 ? 心理发展 意向形成:需要、兴趣、情感、意志 个性完善:能力、气质、性格
? 社会发展:社会经验、社会文化的掌握,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习得。
人的发展特点:①未完成性: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发展的不确定性、可
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预示着人需要教育和可教性。
②能动性 :人是能动,自主和自我完善的,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觉、
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为教育提供合理的人性假设,指明方向,提供基本依据。
教育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
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变动,发挥个人特长,实现人生抱负。
? 意义:①教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 ③关乎人的发展权利和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对社会功能的作用具有自
身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①是培养人的活动
②有自身活动特点和规律 ③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先行):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兴国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教育的基础性:实质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只有通过
教育才能实现从人口大国→人才大国→人才强国。
②教育的先导性: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引导的作用,知识是第一力量、
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利甚至是第一霸权。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③教育的全局性:教育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变迁功能)
教育目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就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等
方面的要求。一般指国家对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遵守的总要求。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 德育:传授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包括了思想教育、道
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康心理。
? 智育: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全面发展
教育的基础。
?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强健体质,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卫
生保健习惯。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
? 美育: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拥
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素质。
?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主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