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原着选读》类的书一般都涵括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和当家的胡BOSS的着作。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
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重大理论
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质,很难将理论与现实分割开。比如,当前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能说只是理论问题,与现实不相关吗?再比如,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说,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呢?如果是,承担解放人类的革命主体都不复存在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立即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据马克思的文本回应这些挑战和攻击?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深度阅读原著,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彻底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后有感篇4
在复习马原时,我才第一次较为认真地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因而有幸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我个人知识水平而言,我觉得他的哲学还是很符合客观规律的,这激发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再加上生活在一个据说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领导下的国家,被众多的自称是为最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带领走向传说中无比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不得不对这泛滥的而又神秘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原着选读》类的书一般都涵括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斯大林、、、和当家的胡BOSS的着作。我读的
这一本有点不一般,它没有包括斯大林的着作,不过鉴于他已经被二十大打倒,没有他也就无所谓了。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这些革命家的写作风格有了很直观的感受。
马克思与恩格思的文章言简意赅,理论性极强,具有鲜明的攻击性和批判性,理解他们的作品需要一定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基础(主要是西方的),由于我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读起来十分吃力,耗时长却没有完全理解。 列宁的文章主要是对两位思想先驱者的作品的诠释,不过不得不说,他的诠释比原着更理论,读他的文章就好像在读康德的哲学着作,晦涩难懂。列宁先生的作品在我看来,比较适合作研究文献,而不适宜作阅读材料。
的文章是我最喜欢的,语言通俗易懂,举例丰富洽当,联系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读、宣扬。他的《认识论》、《实践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我们的马原课本上关于矛盾论,辩证法,实践论等讲述都取自他老人家的着作。他的其它作品,如《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等,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很多富有指导性的意见,他同样也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要先发展经济,才能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就单看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理论家了。读他的作品轻松愉快,又能充分理解。
的文章很实际,他是在之后思想混乱、经济萧条之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