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讲课讲稿

低碳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

低碳制造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友好型的制造业形态,是省委、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十二大产业之一。海南“十三五”期间,要坚持集约、集群、低碳、节能、园区化、高技术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新兴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新型网络化制造等低碳制造业。

海南低碳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重点扶持低碳海洋产业。发展低碳海洋渔业。一是发展低碳休闲渔业;二是发展海洋捕捞作业,加快建设西沙渔业补给基地,实现由近海捕捞为主向外海、远洋捕捞为主转变,实现捕捞、养殖、加工一体化;三是发展水产品加工与出口业,在重点港口组建大型水产批发市场,在海口、三亚、临高新盈、儋州白马井等地建立冷冻加工基地。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一是发展海洋新能源产业;二是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酶等“低碳+蓝色”生物产业新体系;三是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快实施海水淡化工程;四是发展海洋环保产业,发展海洋监测预警信息服务业、海洋环保设备制造业等产业;五是海洋服务业:建设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发展以海洋

物流业、海洋信息业以及涉海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海洋服务业。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十三五”期间,要支持定安塔岭、海口桂林洋、中部绿色产业园、邦溪农产品产业园、儋州工业园等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建设,集中发展万宁槟榔加工产业。大力支持椰树、椰岛、春光、南国等企业做大做强,将新兴绿色食品加工打造成全省的优势产业。

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发展光伏产业,建设光伏电池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光伏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微藻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推进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建设;推进沼气工程,加快培育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海上风能,加快潮汐能、潮流能、温差能研究利用。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端特种玻璃、航空航天玻璃、功能陶瓷、非织造等新型材料;二是发展新型建材、塑料光纤等产业。

发展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创新原料药、新型化学制剂,和南药、黎药、海洋药物产品,以及物技术药物等。 发展汽车、电气机械制造业。以海马汽车、威特电气、金盘电气等企业为代表,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发展网络化制造业。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美安科技新城为核心的琼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以三亚创意产业园、陵水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琼南创意产业基地为

主导,将互联网与制造业各环节紧密协同,推行网络化制造的新模式,加快市场需求和制造业对接,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一是发展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低空飞行器、房车等具有科技密集、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等特点的高端旅游装备;二是发展登山、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所需的旅游装备用品;三是打造集创意、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旅游装备产业集群。

发展军民融合低碳制造业。海南省国防科技资源近年来发展迅猛,为形成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海南低碳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金融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和科技政策,优化低碳制造业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类资本从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和产业化、企业兼并重组等环节为企业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完善主要低碳产业专项规划,各县市因地制宜地编制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的各项规划,突出重点产业区和专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优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吸引重大低碳产业项目向功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