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摘要: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 帮助。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 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之后。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 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 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 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我提出本节教学的 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 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 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 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 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 学的兴趣。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 楚所有的金属的所有的性质,要有所侧重,其中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

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这些反应的过程是本节课堂的重点。但是由于 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 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 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 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 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三、教法和学法

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什幺样的教法和学 法显得异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1 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 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 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比如用小刀切钠,为什幺不能让 学生去做呢?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这 样做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提问 题学生回答问题,是在启发不假,但常常启而不发。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2 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 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 师生讨论。如可以在钠、铝和氧气反应学习完了以后,及时总结这些物质和 氧气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还原性,从反应的难易程度总结还原性的强弱,从整 体上把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学法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做比较,如学生在学习铝和氧气反应的 时候可以去比较,两个实验做法不同但是现象一样,又如钠在不同的条件下 和氧气反应,不比较难以深刻认识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区别。

那幺,这种教法和学法如何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呢?下面谈谈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堂。其实,书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的意思就是引导学生展开 对金属部分的学习,但是不具体。我将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 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幺表面 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 复习旧知。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 学生认识金属

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

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 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三)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幺其他的金 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 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四) 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 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 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去认识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 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 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 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与氧化 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五) 比较着做实验,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从钠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 化膜的层次,让两位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与否两种情 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后学生自发思考为什幺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 生,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 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 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