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景语境探究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境观 对于语境的阐述,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英国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所创立的理论,他于1923年最早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他在南太平洋进行人类学研究时发现,原始语言中几乎所有词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如果不把语言放在情景语境中,就很难正确地理解语言。后来,马林诺夫斯基又于1935年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他指出情景语境之上还存在着文化语境,认为具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一个词语的意义部分地存在于它的文化语境之中。20世纪50年代,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继承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他吸收了“语境”概念,并对之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弗斯认为,语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言语事件参加者的相关特征,如人物、性格等,既指参加者的言语活动也指参加者的非言语活动;2)有关事物;3)言语活动的影响。弗斯的学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进一步完善了弗斯提出的语境理论,他在研究初期提出语境是主题(thesis)、直接语境(immediate situation)及更广阔的语境(wider situation)的汇集,其中主题是说话的中心内容或事物本身,直接语境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更广阔的语境则是说话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地域和时代等。后来,他进一步概括了自己的语境观,提出了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即: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

概括起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境的界定和描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下文语境(1inguistic context,co—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cultural context)。上下文语境是语篇内部的环境,主要指一个语言单位与它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体现在语音方面、语义方面以及语法方面。因此上下文语境可以具体划分为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以及语法上下文。情景语境主要指语篇的即时环境,不但包括说出来的话,而且还包括面部表情、姿势、身体活动、所有参与交谈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一部分环境。旧1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相互关联,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实例,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系统。”至此,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三元论”的语境观,下面将重点讨论其中的情景语境。

二、情景语境的功能解析

相比研究语篇内部环境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属于语篇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于语篇意义的理解与分析。同时,对比具有总体性、模糊性、远距离性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因为是直接语境或现实语境,具有个体性、具体性、近距离性的特征,体现出与语篇语义功能更为直观的联系,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具体语篇的信息。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界,情景语境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段,在众多语言学家的努力之下,其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丰富,由马林诺夫斯基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谈论最多的是韩礼德提出的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理论,主要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简单来说,话语范围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话语方式指的是交际的媒介或渠道。具体来说,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主要包括以下

方面的内容:1)话语范围指的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是什么,在以语言为基本成分的社会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正在做什么。旧1话语范围决定了谈话或语篇的专业程度,在多数情况下与题材、话题有关,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谈话者的目的性在语言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为了交流感情,建立或确认一种社会关系。2)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是谁,他们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如参与者之间是什么样的角色关系,包括永久的和暂时的关系以及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所充当的话语角色。话语基调决定了语篇或谈话的正式程度,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语义层面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身份和角色关系以及交际的意图。3)话语方式指的是语言发挥什么作用,交际参与者期待语言在交际情景中能为他们做什么,即语篇的意义结构、所处的地位以及在语境中的功能,包括交际的渠道(口语、书面语,或是二者的结合),修辞方式,就劝说体、说明体、说教体而言,通过语篇达到什么目的。怕。话语方式决定了语言表达的物理形式,也就是交际的媒介或渠道。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景语境和语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景语境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异。通过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的作用,由不同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构成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具体来说,情景语境的三大变项和语篇语义系统的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情景语境与语篇语义系统的功能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范围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概念功能来表达的,在功能语法中体现为及物性系统及名物词的使用。可以通过对小句进行及物性分析,指出过程所属类型、过程参与者以及情景身份,来发现语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历和内心世界。话语基调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人际功能来表达的,在功能语法中体现为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可以通过分析语气结构、情态、主语类型以及限定成分的特征,指出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即交换的商品是物品和服务还是信息,以及交际的目的是给予还是索取,同时也包括参与者的态度、动机等等。话语方式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语篇功能来表达的,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体现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主位、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以确定信息的起始点,通常有标记主位是说话人想突出的成分,无标记主位是说话人想要讲的话题,而新信息则是说话人想要听话人注意的成分。还可以通过分析语篇中词汇和语法的衔接关系,指出语篇的组织机制,即语篇的衔接纽带是怎样将小句、小句复合体以及比小句更小的单位组织成语篇的。

由此可见,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因而受制于情景语境;换言之,情景语境制约着意义的社会交换。由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别支配着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人们可以从情景语境出发对语篇的语义特征和语言形式做出有据可循的预测。因此,对于一个具体语篇而言,它不仅要与语境发生联系,反映意义的社会交换,同时其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也要与语篇所表达的意义相匹配。

三、基于情景语境的语篇分析

韩礼德在其撰写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的任何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由此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分析的重点在于语篇分析,而语篇分析离不开语篇所处

的情景语境,语篇的功能语义更是依赖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这三大变项所构成的语境系统。下面,我们通过对于具体语篇进行情景语境分析,以达到真正理解语篇意义的目的。

首先,以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为例,具体展开基于情景语境的语篇分析,我们从情景语境的三大变项出发,对该语篇的语言形式和语义特征进行功能分析。这是美国总统林肯于1863年11月19日在宾夕法尼亚葛底斯堡为哀悼美国内战中葛底斯馒战役阵亡的将士们所做的一篇演说词(原文略),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理论,其中的三大情景变项可以表述为:1)话语范围:演说的话题涉及林肯总统在公墓的落成典礼上热情讴歌那些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而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同时号召美国民众学习先烈们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2)话语基调:该语篇文体较为正式,语篇中的言语角色是林肯总统以权威人物的身份向广大听众提供信息,角色关系是美国总统和美国民众。3)话语方式:采用的是大声宣读的书面体和理论性论辩的劝说体,属公开行为,采用的语言形式为个人独自,因而具有较强的语境独立性。

基于上文探讨的情景语境和语篇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知道以上语境变项直接反映在语篇对语义系统的功能选择上。具体来看,首先,话语范围是通过概念功能来表达实现的。不难发现,语篇中一些与葬礼相关的词语被重复使用,如:dedicate、consecrate、devotion等,不仅起到了连接语篇的纽带作用,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的作用。语篇中时态的选择可以归纳为“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形式,为整个事件提供了一个时间框架,符合演说词的风格和特征:语篇开始回顾历史,使用一般过去时;接着号召民众继承先烈遗志、继续战斗,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以求收到即时和现场的效果;最后由演讲人向广大听众寄予厚望,并且表明美国捍卫国家统一、争取民主自由的决心和信心,因而使用的是一般将来时,使人们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憧憬和使命感。 同时,语言除了具有表达说话人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概念功能之外,还具有表达说话人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对事物做出推断等方面的人际功能,话语基调是通过语篇的人际功能来表达的。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整个语篇中表达第一人称复数的代词共计出现13次,如:we、us、our,这样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拉近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利于将听众置于同一个立场,使其在倍感亲切的同时,能够引起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此外,第三人称复数的使用也很频繁, 如:they、them、their,这主要是用来讴歌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唤起听众对烈士的哀悼和崇敬之情。这些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维持演讲人和听众的关系,以达到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功能。

此外,作为情景语境三大变项之一的话语方式是通过语篇功能来表达的。演说词属于正式的书面语篇,没有口语语篇的特征。从该语篇的语言结构来看,作者大量使用长句,最短的一句也超过10个单词,最长的一句使用了多达69个单词;句子结构也比较复杂,以最后一句为例,一共使用了四层小句复合体,通过分号和连接词构成了并列和递进的关系,使得演说层次丰富、有条理,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一些句子还构成了排比句结构,使得语篇音韵和谐,语义紧凑,高潮迭起,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另外,句子结构中也不乏大量的后置修饰成分,使限定更加精确,使语言更加庄重,使内容更加严肃,非常符合演说词的特征。

四、结语 毋庸置疑,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它离不开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制约。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情景语境的三大变项和语篇的语义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整个语篇的含义,研究起来十分复杂.但对于语篇的具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语篇,弥补了传统篇章分析的不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MalinowsI【i,B.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M].London:Routlexige&Kengan Paul,1923:306.

[2]Malinowsl【i.B.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M].London:Allen&Unwin.1935:18.

[3]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182. [4]Halliday M A 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33. [5]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5:11. [6]Halliday M A 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Deakin: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12,26.

[7]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8] 王楠.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景语境探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