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 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 )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 )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 )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 )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 )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 )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 )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 )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 )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C.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 D.替代品 12、如果一劳动者只从事家务等非市场劳动,且未到市场上寻找工作,则他被归入( ) A.就业者 B.失业劳动力 C.非劳动力 D.经济活动人口

13、根据奥肯法则,则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失业率会( ) A.升高1.5% B.升高1% C.降低1.5% D.降低1%

14、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家庭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是( ) A.舒尔茨 B.贝克尔 C.明塞尔 D.马歇尔

15、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投资形式是( ) A.各级正规教育 B.职业技术培训 C.健康保健 D.迁徙和流动 16、有一种歧视理论认为: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进城劳动力大都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进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理论是( ) A.雇主偏好歧视理论 B.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C.就业隔离或排挤理论 D.统计歧视理论 17、向企业开征社会保障税,会( )

A.降低工人的工资所得,增加就业 B.降低工人的工资所得,减少就业 C.增加工人的工资所得,增加就业 D.增加工人的工资所得,减少就业 18、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群体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是( )

A.垄断歧视 B.双重劳动市场歧视 C.统计性歧视 D.搜寻成本歧视

19、下列属于劳动关系的双边关系是( ) A.农户在市场上出售粮食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B.作家与出版社因图书出版而发生的关系 C.咨询公司与其客户的关系 D.教师与其任教学校之间的关系

20、下列哪种因素可导致雇主谈判能力增加?( )

A.企业产品替代的可能性小 B.企业无库存产品容易被排挤出市场 C.工会力量壮大 D.产品市场竞争性加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关于产品需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产品市场竞争力越强,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B.行业中企业数目越多,单个企业劳动需求弹性越大 C.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比企业的要小得多

D.行业中企业数目越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小 E.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比企业的要大得多 22、无差异曲线具有下列特征( ) A.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B.每一条无差异曲线左上—右下倾斜 C.每一条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D.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有所差异 E.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效用无差异 23、下列可导致隐性失业的原因有( ) A.软预算约束下的劳动投入数量冲动 B.企业追求规模增长引起的劳动力囤积 C.劳动力短缺引起互补劳动力的盲目流入

D.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富余劳动力存量不能改变 E.企业目标追求由规模增长向人均收入最大化 24、劳动时间具有下列功能( ) A.计量功能 B.指示功能

C.保证个人及社会维持发展功能 D.人际交往功能 E.价值测试功能 25、现代社会经济时代与自然经济时代相比较,家庭和婚姻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过程的相关描述是( ) A.在过去婚姻不能由当事人双方自由决定 B.自然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 C.大家族主义观念逐渐淡漠

D.婚姻决策逐渐成为当事人个人的事情 E.养儿防老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26、二战后,各国自然失业率上升,经济学家对此提出的解释是( ) A.劳动力结构变化 B.工资刚性程度增强 C.失业保险影响 D.结构性失业增加

E.资本主义世界已腐朽没落

27、劳动力流动所依赖的必要条件是( ) A.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B.不同地区经济与福利存在差别 C.劳动者有就业自主权

D.社会分工与劳动技能专门化 E.最低工资立法

28、下列属于后市场歧视(或当前市场歧视)的是( ) A.工资收入歧视 B.就业歧视 C.职业歧视

D.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E.外貌歧视

29、我国劳动法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地区就业状况

E.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30、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的集体谈判主要有下列层次,包括( ) A.国家级谈判 B.产业部门级谈判 C.企业级谈判 D.个人与企业谈判 E.个人与个人谈判

三、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均衡工资率

32、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33、劳动法律关系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 34、什么是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两类劳动力的需求交叉工资弹性大于、等于、小于零,分别表示两类劳动力有什么关系?

35、什么是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什么是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36、什么是道德风险?有效劳动力供给中道德风险有何体现?如何克服道德风险? 37、什么是特殊培训?什么是一般培训?两者有何显著区别? 38、为什么说市场机制本身有助于消除雇主偏好歧视?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8分)

39、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未富”是说中国尚未跨入发达国家行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劳动力需求也增长强劲,“先老”是说中国已跨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适龄劳动力供给已有下降的趋势。

请结合“未富先老”的现实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分析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将有何变化。

40、在某一个封闭地区,有劳动力100人。该地区所有企业需雇佣劳动力总数也是100人。但是,劳动力的技能结构是具有A技能的占80人,具有B技能的占20人,企业需求的技能结构是需求A技能的占60人,需求B技能的占40人。假设劳动力市场无摩擦。A、B技能不可互相替代,没有人同事兼有A、B两种技能。 试分析,这已封闭地区将有多少失业者?失业者是那一类劳动力?该地区的失业属于何种失业类型?该类失业应如何治理?

2009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C 3、B 4、A 5、C 6、A 7、A 8、A 9、A 10、A 11、C 12、C

13、B 14、B 15、A 16、B 17、B 18、C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C 22、ABCDE 23、ABCDE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

29、ABCDE 30、AB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在劳动力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2分)此时的工资率称为均衡工资率。

32、政府通过对劳动力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1分)达到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等目的的政策,(1分)这些政策被称为人力政策,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1分)

33、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分)即人们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1分)

四、简单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4、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是一类劳动力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另一类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率)变化百分比之比值。(2分)它表示另一类劳动力价格变动1%会导致一类劳动力需求变化的百分比,或者说一类劳动力的需求对另一类劳动力价格变化的敏感性。(2分)

如果两类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大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相互替代的;(1分)等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无关的;(1分)小于0,表示两类劳动力是互补的。(1分)

35、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分)仅由工资率变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