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 选修3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全国卷适用

一、考纲考点展示

《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中9种常考点

序号 考点 考察内容 【2011新课标卷】B原子电子排布式 【2012新课标卷】Se原子M层电子排布式 【2013新课标Ⅱ卷】Ni2+价层电子排布式 【2014新课标Ⅰ卷】Fe3+电子排布式 【2015新课标Ⅱ卷】P电子排布式 【2014新课标Ⅱ卷】Cu价层电子轨道 【2011新课标卷】比较B与N电负性 【2013新课标Ⅱ卷】F、Fe、Ni、K电负性最大的是 【2015新课标Ⅱ卷】O、Na、P、Cl电负性最大的是 【2012新课标卷】O、S、Se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 【2013新课标Ⅱ卷】F、Fe、Ni、K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2014新课标Ⅱ卷】N、O、S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2011新课标卷】BF3杂化方式 -【2012新课标卷】S8杂化方式,SeO3构型、SO32构型 -【2013新课标Ⅰ卷】SiO44杂化方式 【2014新课标Ⅰ卷】CH3CHO碳杂化方式 -【2014新课标Ⅱ卷】SO32构型,NH3杂化方式 【2015新课标Ⅰ卷】CS2杂化方式 【2015新课标Ⅱ卷】Cl2O构型,PCl3构型和杂化方式 【2014新课标Ⅰ卷】1molCH3CHO分子中σ键数 【2011新课标卷】金刚石型晶体BN密度计算 【2012新课标卷】金刚石型晶体ZnS密度计算 【2013新课标Ⅱ卷】K4NiF8晶体密度计算 【2014新课标Ⅰ卷】面心立方Al晶体密度计算 【2015新课标Ⅱ卷】Na2O晶体密度计算 【2012新课标卷】H2Se与H2S酸性比较 【2012新课标卷】H2SeO4比H2SeO3酸性强解释 【2013新课标Ⅱ卷】K2NiF4晶体中Ni配位数 【2014新课标Ⅰ卷】面心立方Al晶体配位数 【2015新课标Ⅱ卷】金刚石型晶体Na2O中O的配位数 【2014新课标Ⅰ卷】解释乙酸比乙醛沸点高 【2015新课标Ⅰ卷】写出两个CS2的等电子体 【2015新课标Ⅰ卷】石墨每个C连接几个环,每个环占有几个C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连接几个环,每个环最多几个C共面。 1 电子排布式 电子轨道 2 电负性大小 第一电离能大小 3 杂化方式、键角、构型的判断 分子中σ键数 4 晶体密度计算 5 氢化物酸性比较 含氧酸的酸性比较及解释 6 配位数 7 8 9 熔沸点比较 等电子体 石墨和金刚石结构 本统计只包含全国卷,不包含地方卷。

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考试大纲的说明(节选)

必修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⑵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⑶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⑷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⑴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⑵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⑶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⑷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⑸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⑴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⑵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⑶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⑷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⑸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

二、考点逐项过关

考点1﹒电子排布式和电子轨道示意图

1.能层、能级和最多容纳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能层(n) 序数 符号 一 二 K L 符号 1s 2s 2p 3s 三 M 3p 3d 4s 四 N 4p 4d 4f … n … … … … 能级 原子轨道数 1 1 3 1 3 5 1 3 5 7 … … 最多容纳电子数 各能级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 … 2n2 32 18 各能层 2 8

图1

2.原子轨道的形状和能量关系 (1)轨道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 (2)能量关系:①相同能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

③同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如npx、npy、npz的能量相等。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三个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构造原理示意图如上图1。

②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状态相反。

③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状态相同。

4.电子的跃迁与原子光谱 (1)电子的跃迁:

①基态→激发态: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会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_,变成激发态原子。 ②激发态→基态:激发态原子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 (2)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