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摘要:20实际80年代以来,各国银行业和金融监管当局逐渐开始关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和风险管理水平,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的加强,对其进行监管和引导对监管部门和银行来说难度大幅度加强。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推出对银行监管系统引入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监管理念和标准。在强化资本约束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资本使其得到更多的增加值,从而实现银行既定风险水平下的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当中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详细介绍经济资本有关概念和应用方法,旨在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资本监管;商业银行;风险 一、经济资本与经济资本管理 (一)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又称风险资本(Capital at Risk,CaR),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评估的,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用来缓冲资产或业务产生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所以,经济资本在数量上是等同于非预期损失的。当商业银行资产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变化时,非预期损失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将随之改变,从而经济资本的数值也会相应变化。从横向上来说,经

济资本既可以衡量已有资产的非预期损失,也可以衡量待形成资产的非预期损失。既可以衡量资产组合的非预期损失,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衡量新增资产的非预期损失。从纵向上来说,经济资本既可以用在商业银行总行,也可以用在分支行的业务衡量和管理方面。 (二)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是体现经济资本对风险资产增长的约束和对经济资本回报的明确要求。基于上述理念,经济资本管理的目标为:一、控制业务存在的潜在风险。二、提高风险约束下的收益。经济资本直接针对于风险,银行可通过对其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资本额度标准来控制经营风险。同时通过经济资本的合理配置可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水平。因此,银行必须在风险约束下的价值最大化和具体经营管理活动之间制定出合理的运行机制,这就是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制度。

二、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与配置 (一)经济资本计量。

(1)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度量。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信用风险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从而给商行经营带来的风险①。信用风险在现代又增加了包括由于债务人履约能力和信用状况的变化导致债权人利益遭受损失的风险②,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

险。对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度量的模型大体框架为:筛选和度量风险因子,建立风险因子和风险损失之间的对应关系。信用风险因子包括的5个最主要的风险因子为:资产面临的风险暴露、该敞口发生的违约概率、给定发生概率时形成的损失以及期限因素和组合效应,即违约相关性,它们是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国际上基于风险考量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信用计量

(CreditMetrics)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CreditRisk+模型等。

(2)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是指可交易资产或被用于交易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通常存在于银行交易业务和非交易业务中。我国于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定义是指因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表内和表外资产遭受损失的风险。

目前有两种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法:一种是巴塞尔委员会所提出的标准法,即“搭积木发”;另一种是在险价值计量模型,它是一种内部模型法以风险价值为基础。银监会在2004年2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采用的市场风险计量办法是标准法。 (二)经济资本配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