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教师教学的理念基础,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其严重问题是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所以,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就得有几方面的转变: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填压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权利。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讲解者和传授者对课堂教学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学生学习什么知识、用什么方法学习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就像录音机,只能机械的学习和听取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没有自己的想法,始终跟随教师的思路和设计的规定模式进行大脑的思维活动,更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拒绝教师在课堂上演“独角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思维的脑力活动。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唯一推动教学活动的人,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解新知识,学生却只能坐在下边被动地听讲,他们失去了选择知识的权利,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发挥个人思维模式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洋溢的讲解,换来的却是学生睡觉、说话、玩游戏、玩手机等厌烦课堂的表现。最终,一节课只有极其少数的学生能够坚持下来,学到一些东西,绝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丧失。因此,此教学方式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充当主人翁,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则是引导者,俗话说:“师傅引进门,学艺在自身。”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先提出问题,请学生主动寻找答案,甚至可以连问题都由学生提出。教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创新,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实践环节的转变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学生不单单要懂理论,更要学会用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因为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条件的限制或者教师个人的理念等影响,导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十分匮乏,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业能力下降。“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使学生“动起来”,不仅仅

是脑子动起来,身体也要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当中,用理论去验证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具有丰富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理念认为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是高高在上的,只强调教师的关键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如果没有勤奋好学的学生、没有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的作用是无法发挥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要走下神坛,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爱戴教师、支持教师。

下面将以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来说明上述观点。以《管理心理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是我第一节课的授课重点。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因为学生会因为喜欢你而喜欢一门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你而讨厌一门课。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好,他们也会不屑一顾。所以, “学生是教师的上帝”,如何满足学生需要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那么,学生的需要有哪些呢?现在的学生需要的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平等的倾听;不是严格的校规,而是平等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