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取材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取材途径

作者:祝宇

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年第03期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应该植根于日常教学经历,撰写论文的题材应该来源于教学活动。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寻找题材。

从教材教参中寻找

教材是教师施教的“根据地”,教参是教师教学的“导航仪”。施教时,教师如果完全照本宣科,或是干脆弃之于不顾,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批判地看待、使用、辨析、提炼它们。我们如果独立地钻研教材和教参,有时会有独到的发现。如果这种发现是前辈人和各种书籍报刊所未曾提及的东西,同时又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就可以把它整理成文。如,1997年,笔者刚参加工作,第一次任教高一《语文》(第一册,人教社编)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文中征引的两首诗都涉及到了“次第”一词,教材有注释但语焉不详。于是,笔者查找了10余种辞书和典籍,终于确定了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6种含义。最后,结合高考命题的考点,笔者写成了一篇辨析性的文章《一样“次第”别样情》,发表在次年的河南郑州《中学生学习报》上。这里寻找的就是教材和教参的疑点。有时可以是教材教参的盲点。如,2000年笔者第一次任教高三,那时,话题作文刚刚诞生不久,语文界对“话题作文”内涵的认识很不一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教材也好,教参也罢,均对此未有一字说明。笔者觉得这正是展示一个教师对时势准确认识和把握的机会,于是广泛翻阅各种作文类书籍和期刊,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了8000余字的《话题作文浅谈》一文,将当时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作文”分为四种类型,并投寄吉林长春的《作文与考试》杂志。该刊物主编很快就打电话并写信来函,称赞拙文“见解独到,论述精辟”,并将该文连载。今天看来,编辑是过誉了,因为这篇文章的语言也还比较粗糙,分类也还有可商榷之处。它之所以能发表,恐怕是得益于其开发了教材教参的盲点,发人之未发吧。后来,笔者自己编写《作文通鉴》一书,再次对“话题作文”的理论进行梳理时,发现,笔者对话题作文所确立的这种分类方式,被收入了由著名特级教师刘英樾主编的《话题作文高考大趋势》一书。这证明,此文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从施教过程中寻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种不尽的变化,为笔者的教育科研论文提供了持久而常新的源头活水。2003年上学期,笔者任教高一年级,讲授“小小说续写结尾”的知识。课堂上,笔者出示了一则小小说并将结尾截去,要学生续写。十多分钟后,笔者在下面巡视时,发现一位学生很快就写完了。经由投影展示成果、全班研讨后,我们师生均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续写比原作要好得多!笔者在高度赞扬了该生之后,当晚就行动起来了:总结该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续写故事情节的“逆推法”,写就了一篇《钩探人物形象,创设陡转情节》的论文,很快就发表在河南开封的《中学语文园地》上。很明显,文章因一反小说教学中传统的“情节决定论”,提出了小说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互动关系,丰富了作文教学的内涵,从而深受编辑青睐。又如,高考作文评分体系中刚刚设立“发展等级”评分标准时,师生均对其觉得很抽象,缺乏细致的量化认识。笔者针对该评分标准中“有创新”这一条,通过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提问和讨论,集思广益,收集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写成《也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有创新”》一文,从“思想新、题材新、体裁新、语言新、手法新”等方面予以总结,该文不久发表于湖北武汉的写作学核心期刊《写作》杂志上,属国内较早研探高考作文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的文章之一。此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一堂课应该像一篇论文,讲究“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严谨缜密”。笔者是像写文章一样准备自己的语文课的。特别是每学期的公开课,笔者一般都深入挖掘,精心设计,再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课后充实完善,然后写成文章、教学设计或实录等,投寄出去。这样,一课有一文,文文相联系,发表的也不少。

从批改作业中寻找

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试卷,进行统计分析时,会发现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纠正这种偏差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是得力的,对学生有切实帮助的,它就可能是很好的论文题材。另外,学生经常提的问题,往往就是学习的薄弱环节,对此进行研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可以写成论文。比如,近几年,笔者针对教材中一些学生平时难以把握的句子,结合高考考点,写了一批有关语法和修辞的短文,分别发表于山西太原的《学习方法报》上,因其取材于学生熟悉之处而又不乏深度,故颇受读者的喜爱,编辑一再来函约稿即是证明。又如2004年,笔者任教高二时,布置了一道句式变换题。事前笔者也没有细致思考这道题目,因为有标准答案在手。待到作业本收上来批改时,笔者发现该班的一位同学,答案与众人不一样。她的答案纠正了题目设计者所提供的“标准答案”!而再看此题,已在各类高三资料中流传了多年!震惊、欣喜、羞愧之余,笔者于次日表扬了该同学,并出示了当晚写成的《注意事理顺序,改出通顺句子》一文。此文先被校报选用,后又发表于海南海口的《中学语数外》上。

从教研活动中寻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者所在的学校的教研活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此外,笔者还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获得了不少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笔者一方面广开见识,另一方面也累积了不少写作的素材。如,某次赴外听课,一位“名师”在上经典悲剧《雷雨》时,居然多次利用剧中人物乱伦的关系开涮,以此博得学生多次大笑,而评教者居然赞曰:“课堂气氛活跃”。笔者颇觉悲哀。针对这种教师误导学生、评教者误导教师的情况,笔者写了《这样的笑声该不该出现》一文,提出了“教学手段要为教学情景服务、教学情景要由教学内容决定”等观点。文章发表后有一定反响。此外,笔者的《初探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语文教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等论文也是从各级教研活动中取材,进而反思,最后成文,投寄发表的。

在交叉学科中寻找

笔者曾利用教学之余,仔细研读过中国古代文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于是,得以系统地学习过中国古代文论史、文学理论、中国古典文化史、修辞学,后又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叶红旗老师的指导下钻研过中西美学史,另外,笔者还对经济学的一些著作很感兴趣。虽说仅得皮毛,却使笔者在施教时能对教材保持着多个视角,催生了一批别具风味的教研文章。如,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皇权对胡同文化的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胡同文化消失的原因;从美学史和文论史的角度,看“画眼睛”手法的源流;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幽默的形成,等等。这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催生了不少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往往观点新颖别致,很受编辑老师的欢迎。

在课题研究中寻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