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33.答案: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四、判断题
34.错误 [解析]这是指效度。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5.错误 [解析]教师在开展教学与研究上具有的独特的优势是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资料,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观察研究。
36.错误 [解析]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应该是包括所有的学生在内的教育工作,不只是优秀生或者后进生。
37.错误[解析]人的情感不是一种消极的内心体验,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38.错误[解析]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的效果。 五、简答题
39.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 (2)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 (3)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4)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0.答案: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学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41.答案:(1)有自觉的目的,即人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知道行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怎样达到这个目的。
(2)能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人的意志一方面表现在确立行动目的,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动。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都可称为意志行动,但是复杂的意志过程经常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衡量意志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志。
42.答案:从外部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
43.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绝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那些“差学生”,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要给孩子以高尚的教育和爱。
44.答案: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行为、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之外,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等方面组成,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奥赛有助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发展趋向。但许多奥赛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厚此薄彼,有所偏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发展是不健全的。 45.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