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1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面对每一个患者,综其症状、体征,首先确定疾病诊断,再者要有一个完善的治疗思路。 中风病(脑梗死)

分析:在脑梗死的治疗方面参考脑血管病指南与《中风辨证诊断标准》结合本科特色与优势制定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诊疗规范,融入了分期分型分类论治、辨证辨病结合、防治结合的新理念以及结合神经康复理论创出适合不同时期的针刺、中药方案,内容详尽,实用、操作简便,易行,有量化指标。患者用药更加精确,疗效更为确切,为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奠定了基础。

总结及评估:

对于脑梗塞的治疗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采用辨证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动肪粥样硬化斑块,初步显示补肾活血法确实对稳定斑块、缩小斑块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临床上采用醒脑开窍针灸法,配合艾灸、拔罐等疗法,进一步提高了中风偏瘫及手足麻木等症状的恢复率,后遗症期采用脑病专科方剂,配合功能锻炼,收到了较好效果。

优化:我们在脑梗死偏瘫的治疗方面采用针药并用分期施治,在弛缓性瘫痪期选用白芥子、细辛、防风及重用黄芪等药物,明显缩短了软瘫期,尤其对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更有意义。针刺选用优势肌,上肢的屈肌群、下肢的伸肌群穴位,强刺激,或配合梅花针循经打刺

与药物配合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肌张力逐渐升高进入痉挛期,此时法随病更,中药选用伸筋草、木瓜、防已、白芍等药物舒筋柔筋熄风通络,降低肌张力;针刺选取优势肌的拮抗肌群穴位,强刺激至痉挛缓解或配合浅、轻刺激优势肌群的穴位的方汉协调优势肌与拮搞肌的肌张力,使其达到正常调节状态,实现由BrunnstromV到VI期的转化过程。我们专科应用上述治疗方法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眩晕

分析:眩晕除了发作期旋转、呕吐、患者难忍的痛苦以外,还可以使迷路、前庭、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症.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思维迟顿、头痛痴呆、脑血栓、脑溢血、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死等症。

总结及评估:眩晕病,病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以虚证居多,挟痰挟火亦兼有之。治疗当虚补实泻,调整阴阳,临床应权衡标本缓急轻重,酌情论治。在临床上我们主要分为风痰上扰、阴虚阳亢、肝火上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阻窍六证。

优化:肝火上炎选用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均有平肝熄风之效,用以为君。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不致偏亢,是为臣药。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能补

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俱为佐使药。阴虚阳亢者,可选加生地、麦冬、玄参、首乌、生白芍等滋补肝肾之阴。便秘者可选加大黄、芒硝。心悸,失眠多梦较甚者,可重用茯神、夜交藤,加远志、炒枣仁、琥珀以清心安神。眩晕欲仆,呕恶,手足麻木或震颤者,有阳动化风之势,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羚羊角等镇肝熄风之品。风痰上扰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呕吐频繁,加代赭石、竹茹和胃降逆止呕;脘闷、纳呆、腹胀者,加白蔻仁、砂仁等理气化湿健脾;肢体沉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石菖蒲等醒脾化湿;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石菖蒲等通阳开窍。瘀血阻窍选用通窍活血汤,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证者,加用黄芪,可用到60克,以补气固表,益气行血;畏寒肢冷,感寒加重者,加附子、桂枝温经活血;天气变化加重,或当风而发,可重用川芎,加防风、白芷、荆芥、天麻等以理气祛风。气血亏虚证选用归脾汤,以黄芪益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党参,白术,茯神健脾安神,龙眼肉补血养心,枣仁,远志养血安神,木香调理气机,健运脾胃。肾精不足用左归丸加减以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头痛(偏头痛)

分析:头痛的病因尚不明确,引发头痛的病因有很多,如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抑郁或情绪变化剧烈: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生活工作上的不顺心和压力、各种事务及关系的谨慎考量,往往使人大脑神经紧张、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偏头疼的发生。

总结及评价:头痛病频繁发作将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