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 A. 政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B. 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 青少年应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D. 读书是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下列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参加了本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行使了公民的选举权 ①乙参加了本地冬季供热取暖价格的听证会,参与了民主决策 ①丙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批评建议,行使了民主管理权 ①丁把强制拆迁的问题反映给信访办,履行了民主监督权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扩大考核民主,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参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意味着我国公民可以通过( ) A. 民主决策,调整任免党政干部 B. 民主选举,选举基层党政干部 C. 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 民主管理,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4.要让“老实官”得到重用,应在一些地方进行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和公推差选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让群众对官员的升降去留,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与决定权,这也就是要( ) A. 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B. 承认选民的选举权 C.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D. 使公民平等履行义务
5.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
A. 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的发生
B. 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C. 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 D. 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6.从选举人角度看,选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选举,一种是间接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人大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①乡及乡以上政府领导人员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①乡镇基层政权组织领导人员是直接选举产生的 ①县及县以上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7.2015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17周年纪念日。近16年来,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威信高、受群众拥护、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被推选上了村级领导岗位。村民选举当家人( )
①是村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体现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①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①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8.2018年11月22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实施细则》颁布一周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为维护网络安全,公民应该履行( )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义务 C.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D. 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义务
9.随着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管理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高,越来越意识到公民的选举权利的重要性,都想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德才兼备的代表人民意志的代表或当家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公民就必须( )
①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 ①依法打击贿选等违法现象 ①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 ①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10.针对农民工只是“进入”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现象,民政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规定,在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