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单元练习题(总论)

C.甲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她的职务要求 D.丙构成故意犯罪 11、下列( )属于间接故意。

A.甲投毒杀害丈夫乙,对也会毒死女儿听之任之,结果也毒死了女儿

B.王打猎时猎物附近有儿童,王对儿童的死持放任态度,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结果而放任一个犯罪性的结果

C.行为人酒后驾车行使,乘客提醒他注意安全,他不听,仍高速行使,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D.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斗,甲突然掏出携带的匕首猛刺乙胸部一刀,致乙当场死亡。

12、法律规定贷款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种目的( )。 A.具有区别罪与非罪的意义 B.具有区别此罪与彼罪的意义

C.具有影响量刑的意义 D.是指在骗取贷款后所进一步追求的非法利益或结果 13、甲种了一亩西瓜,为防止老鼠偷吃,晚上看西瓜时拉上电线。一日,甲不在,乙溜进甲的西瓜地偷瓜,触电死亡。甲的行为( )。 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属于间接故意 C.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构成过失犯罪

14、甲曾受乙的侮辱而怀恨在心。某日二人郊游,在山顶悬崖处,甲拿出准备好的猎枪向乙 射击,不想没有打中乙,但乙因受到枪声的惊吓失足滑落悬崖摔死。( )

A.属于因果关系的错误 B.甲不构成犯罪,属于意外事件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15、下列行为中,( )构成犯罪。

A.父亲对未成年的孩子不尽抚养义务,致使孩子饿死 B.机械工不按规定修理机器,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

C.甲带邻居小孩外出游玩,孩子溺水,甲发现后能救而不救,致使小孩被淹死 D.过路人看见孩子溺水不救,致使孩子被淹死

16、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

A.犯罪主观方面支配客观方面 B.犯罪客观方面是主观方面的外在表现 C.犯罪客观方面决定主观方面 D.考察犯罪客观方面可为判定主观方面提供

16

客观基础

17、危害结果是( )。

A.任何犯罪的必备要件 B.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C.过失犯罪的必要要件 D.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8、下列( )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 B.人在不可抗力下的举动

C.人在身体完全受强制下的行为 D.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19、下列( )情况可认定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A.甲希望乙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出资赞助乙乘飞机周游世界,乙果真在途中遇空难而死亡

B.甲为替被杀害的儿子报仇,在罪犯被押往刑场的途中,乘人不备将该罪犯杀死 C.甲遭遇乙的抢劫,在乙的紧追之下,不慎失足跌下悬崖摔死

D.甲用到扎伤乙,当时的处深山,甲背乙走了一天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但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20、甲(1985年5月6日出生)于1999年5月6日在路边用绳子缠绕其弟弟乙的脖子并使劲勒,过路人丙(36岁)看见不予制止,眼看着乙被勒死。对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不构成犯罪,因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B.丙不构成犯罪,因没有作为的义务 C.甲和丙构成共同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因被勒死的是自己的弟弟 21、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犯罪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限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 C.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实施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 D.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

22、甲晚上将树误认为被害人乙,开枪射击,甲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B.是否构成犯罪与此认识错误没有关系

C.属于对客体的认识错误 D.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处理故意杀<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