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作者:于树志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5期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影响和推动下,建筑行业内的竞争不断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相关企业进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注重施工技术与施工现场的管理,并在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基础上,使建筑行业工程施工的现状有所改善,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有效促进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内容进行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对其住宅建筑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住宅功能也要求日益完善。每年因施工质量引发的工程事故数不胜数,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管理,建立并完善建筑施工的相关制度,提高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保障的施工技术,才能使建筑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1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地点公布,当所在的建筑工程施工地遇到土地承载能力不足问题即软土基地,需要及时实施系相关的软土基地处理技术。

1)强夯置换加固。强夯置换加固地基的原理是用强夯法在高饱和度的软弱粘性土以及粉土层中不断的将石块以及碎石和一些粗颗粒材料夯填挤开软土形成柱墩。一方面让碎石墩的置换作用形成增强体;另一方面通过碎石夯入,冲击能对土层产生挤密,加固墩侧土层,同时,碎石墩相当于直径很大的一个排水通道,使得土中的孔隙水排出,随着孔隙水压力逐渐的消散,土体的强度得到提升。强夯置换法施工前需要通过试验确定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2)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法。该方法是在地基中利用沉管或冲击成孔,将灰土或土夯实形成增强体并挤密桩间土而加固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湿陷性黄土,当前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配合其它桩型应用较多,通过挤密打破黄土原有的结构,消除湿陷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

3)预压固结法。预压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的,加压系统分为堆载和真空,排水系统分为砂井和塑料排水带。该方法是通过对土层加压排水固结使地层承载力逐步提高。该方法在沿海地区应用较多,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软土,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场地预处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