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审查专业施工队伍资质
应审核专业施工企业的资质:营业执照、特殊工种专业施工许可证允许施工范围、质量管理水平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该企业从事本类工程的业绩和工作经验;履约情况是否良好,不合格者不能施工。通过对专业施工企业的审核,保证由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企业进行施工。 ②施工人员的上岗资格
严格审核操作人员的上岗证,确定其上岗资格,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试验检验人员)能否上岗到位,工人数量是否满足工期要求。通过验证使有资格的操作人员上岗,保证工期、质量。 ③材料的进货质量
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应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供货商,严格审核生产厂家的资质,审核产品三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产品试验检验报告单),特别要严格检验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产品的均匀度、厚度、韧度和强度,组织产品复验和见证取样检验。确定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应注意产品的保护。通过严格控制,确保关键原材料合格,保证工程质量。 ④施工机具设备的有效性
应对进场使用的机具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审查须进行强制检验的机具是否在有效期内,机具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满足工期要求。不合格的不能进场,种类和数量不齐的应在规定时间内补齐。 ⑤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审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检查技术交底单内容是否齐全,交底工作是否在施工前落实。通过检查,以保证施工方法科学、可行,操作班组在操作前明确操作方法、步骤、工艺及检验标准。
3.2 制定创优计划
1.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教育。质量好坏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声誉,要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第一生命。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不断提高全员的质量认识,参加施工员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 2.制定创优计划,完善保证体系。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各级领导规划,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班组直至个人。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用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规划创优目标落到实处。 3.做好技术质量交底,严格质量审核制度。
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要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向参与该项工程管理及操作的所有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讲质量目标、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规范、验收标准及其他技术要求,使管理者明白如何管好、操作者知道如何操作。同时,在全期施工进程中,坚持质量审核制,对质量体系、工序质量、已完工程质量等方面定期审核,确保质量活动的正常实施。 4.严格规章制度,狠抓目标落实。
在施工过程坚持贯彻执行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和关键工序把关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项目部每月、施工队每旬都开展一次质量评比活动,奖优罚劣,使工程质量通过定期检查达到有效控制,各级施工管理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依据各自的岗位工作职责,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班组要逐级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并依据保证责任书中的质量目标实现情况,严格考核与奖罚。 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抓好预制件施工工艺。
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对每批进场的原材料都必须进行质量抽查,并记录在案,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进入现场,预制构件无出厂合格证的不准使用,对每一分项工程状况、设计标准、技术规范不清楚者不准开工,隐蔽工程不合格
不覆盖,上道工序不合格不交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中的工艺流程进行预制和安装,确保预制和安装质量。 6.真诚合作,严把质量关。
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真诚合作,共同把好质量关,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施工过程中,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尊重和服从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理督和指导,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质量的检查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试验、检验报告单,不折不扣地执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