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书笔记
今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德国作家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与书相遇需要机缘
与一本书相遇,就像与一个朋友相遇一样,是需要缘分的。这本书出版于1859年,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年发行,我得知有这样一本书,是近期在仇老师分享的一篇微信文章“要么庸俗,要么孤独”里边。仇老师是我师范的班主任,刚毕业的时候曾经让他推荐一些书给我看,他推荐了《南方周末》,我每年都会订阅,每期都会阅读。这本书算是他间接地推荐吧。
看了简单的介绍后,我就决定买这本书来读。这本书如果早几年我遇到,不一定会选择读。就如人在不同的阶段,会选择不同的朋友一样,当你的人生阅历和心智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遇到那个你认为合适的朋友。和书相遇,也是一样。 2.一句话概括一本书
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扉页上只写了一句话“大自然到底能否究诘呢?——歌德”
“究诘”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查阅才知道,是“深究追问”的意思。
扉页里只有这一句话,有什么内涵呢?这里的“大自然”包括了哪些范围呢?比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吗?“深究追
问”是引导我们通过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去深思背后的原因吗? 文字越多,似乎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简单的一句话,反而更耐人寻味了。
3.读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在第一版的序言中,作者提出了阅读这本书的三个条件: 一是需要耐性,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有完全不同于前此的眼光来了解。
作者的要求,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考虑的,对于一本题材很深的书,要想掌握其中的思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无法完成的。
二是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这篇序论并不在这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一篇哲学论文》为题就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这个序论,不先有一段预习功夫,要正确理解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关于序论这本书,我没有去找,先这样试着去读。果然在第一章里边就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根据律”的内容。因为对“根据律”的概念不理解,在阅读相关内容的时候,就看不懂了。 看来,学习新的事物是需要一定基础的,缺乏了这些基础,学习就会受阻。想起了平时的数学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于新授的知识能够比较好的理解,教师首先应该思考这个内容需要哪些基础,学生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就需要指导学生先去准备好,
再学习新的知识。但就是这样的常识,却被很多教师忽略了,我们经常在埋怨学生听了还不会的同时,是否需要去反思,是教师“教”的的活动脱节了呢?
三是需要读者熟悉两千年来出现于哲学上最重要的和我们又如此相近的一个现象:康德的主要著作。如果读者已接受了远古印度智慧的洗礼,并已消化了这种智慧,那么就有了最最好的准备来倾听我要对他讲述的东西了。
哲学的著作我没有读过,更谈不上古印度的智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决定读下去。
读者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中,我只有第一个条件“耐性”勉强具备,为什么还要读下去呢? 4.为什么会对读者提要求呢?
作者在书中说到“我怎么敢于在向公众提供一本书时提出这许多要求和条件呢?其中前面的两个要求又是那么僭妄(超越本分),那么跋扈?”
他的解释有以下几点:一是希望读者为了他及时警告了他们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一个小时,能够对我多少有点儿谢意。因为不满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令读完这本书也不能有什么收获,所以根本就可丢开不读。二是当某些人在本书中一点也找不到他们以为正是要在这儿寻求的那些东西时,他们将是如何不快地失望啊!三是只有少数人,用不平凡的思维方式或能消受这本书,作者愿意宁静地、谦逊地等待这些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