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 的发展与关系

其祖庭为:陕西省西安慈恩寺,陕西长安县兴教寺。 四、华严宗的创始人是三祖法藏法师为“贤首”。是因武则天赐号而得名的。所以也称“贤首宗”。因此宗发扬“法界缘起”为旨趣,所以也叫“法界宗”。

这一派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理论依据、指导修行。著作有二祖智俨大师的《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华严孔目章》等。法藏大师被武则天所器重,封为贤首。后又成为唐中宗李显的门师,唐中宗为他造了五大华严寺。其著作百余卷。对于研究华严经方面的著作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等。部分结合唯识宗的理论,宣扬“法界缘起”,来说明现象、本体之间的是圆融无碍的理论。由于贤首宗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其修持经典,这与天台宗的菩萨修持法,起源于同一部经典,所以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理论和修持法,但有时称法就不尽相同。 华严宗由于后来受唐武宗的灭法的严重破坏,该宗寺院被毁,经论散失,日趋衰落。

其传承系统,一般以: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

华严宗的祖庭是:陕西西安市的杜顺和尚塔院,五台山清凉寺,陕西户县的草堂寺。

五、净土宗的始祖为慧远大师。在公元402年与当时社会上有名的人物共有123人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专修净土宗,

共同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因该宗以观想莲华为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又观想莲花台上坐着西方三圣,所以也称为莲宗。由于修行得力,又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所以人人都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宗的修行原理是:本宗主旨以修持者的念佛为内因,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外因加持,内外相应,以期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是:一是读诵正行,以专诵《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指导修行实践,二是观察正行,观想极乐净土相好庄严。三是礼拜正行,专一礼拜阿弥陀佛。四是称念正行,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为常课。五是赞叹供养正行,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以上为五正行是修行净土宗的根本法门。

在五正行中,又以称名正行最为方便。所以此宗以念佛法门著称以世。 念佛之法有四:

一、持名念佛: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念法有默念,金刚念,大声念等。

二、观相念佛:观佛像后记住形象念佛。观想阿弥陀佛的妙相庄严念佛。

三、实相念佛:观佛的法身念佛。

四、礼拜念佛:一边恭敬礼拜佛像,一边口中念佛并观

想佛的相好庄严。

天台宗的四祖智者大师在临终时,以实相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近代则以“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为天台宗的修行指南!

净土宗有十三祖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zhù)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印光等大师。

净土宗的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山西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中的玄中寺。江苏省苏州灵岩山的灵岩山寺。 六、禅宗是由南印度的菩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释迦牟尼佛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外别传的一个佛教宗派。虽然起源最早,但因人数少,所以一开始未形成一个宗派,是到后来五六祖以后才形成较大规模的寺院宗派。而且在开始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禅师转而进入天台宗的修持行列。像慧文大师、慧思大师包括智者大师等等禅师在内,都以天台宗的名义著称以世。而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为核心的教观并举的修行法门在人间传播。这种以理论指导修行的方法,比起禅宗的不立文字的禅观法,就要方便得多。而且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其主要的修行特点。是上智利根之人才能入其门。而天台宗就不受根性的限制。 历史上,是在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6),禅宗第一代祖师到金陵见武帝。武帝以“建寺院,度僧出家众多是否有

功德”询间,菩提达摩祖师以“没有功德”作答。武帝听了很生气,就未挽留达摩祖师。祖师就显示神通,乘一叶直过长江,而后直达河南省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因而轰动当时的朝野。

其传承谱系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璨(càn)——道信——弘忍——南顿惠能大师与北渐神秀大师。 在初祖、二祖、三祖均以“楞伽经”为修行指南,称“楞伽师”一派。四祖道信在楞伽禅法中参用了般若法门。四祖门下的弘忍在黄梅双峰山东的冯茂山传法40多年,则以“金刚经”为修行法本。僧俗均奉持“金刚经”作为专修禅宗的必修之经。后尊为五祖。其门下有二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一位是南顿惠能大师。另一位是北渐神秀大师。神秀大师原是弘忍大师门下的上座,早已是名闻天下的高僧。是两京的法主及三帝国师。其弟子在长安传授禅法,力主渐修,以戒定慧三学清净其心。在当时盛极一时。

惠能大师世称六祖。本姓卢。是河北范阳人,其父因降官职迁至现在的广东新县(当时叫岭南新州)。六祖在新州出生,数年后其父病逝。家境贪寒,日常砍柴卖柴赡养老母。一天他在市井中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打开了智慧的阀门。得知诵的是“金刚经”。因此在客店老板的资助下,往谐弘忍大师门下修行。就在碓房舂米成为一名行者。

五祖弘忍大师为传法,命门下写偈句表示修行的心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