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劳动部助理物流师考试试题练习题

助理物流师考试试题练习题

练习题

1.物流概念最先由( B )提出.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荷兰 2.下列关于物流的说法不正确是(B )

A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的实体流动过程。 B物品从接收地向供应地的实体流动过程C为了满足顾客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产地消费地有效率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D从物流的定义可以知道,通过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物流活动可以实现物品包括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以及形态性质的变动 3.“物流管理”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 B ) 领域。

A生产企业管理 B军火物资管理 C流通企业管理 D仓库管理

4.从技术角度来看,物流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人工阶段 、②自动化阶段③、机械化阶段④虚拟化阶段、⑤集成化阶段

请按正确时间顺序排列:( D)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5.从时间角度看,物流的发展可分为:古代物流阶段;( C ) 现代物流阶段。 A机械物流阶段 B自动化物流阶段 C传统物流阶段 D集成化物流阶段 6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物流发展经历的最高阶段是( D ) A自动化阶段 B集成化阶段 C智能化阶段 D虚拟化阶段 7.下列关于物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 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 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分离形式。

8.由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 ,存储吞吐力强,作业货物的批量大,品种少,形成的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集散地为( B )

A配送中心 B物流中心 C存储中心 D流通加工中心 9.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是( D ) A生产通这间是互为决定的关系

B流通规模决定生产规模,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C生产与流通之间没有关系

D生产规模决定流通规模,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10.“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 A )之间存在损益的矛盾。 A若干功能要素 B与流通 C与生产 D各供需方

11.西欧和美国最常使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不包括( B ) A仓库管理 B物流咨询 C车队管理 D订单履行 12.通过物流理论的研究,物流概念产生的原因是(C )

A经济原因和管理原因 B企业原因和军事原因 C经济原因和军事原因 D理论原因和企业原因 13.按照提供物流服务的各类分类,物流服务提供者不包括(D )

A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提供者 B以管理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提供者 C综合物流服务提供者 D战略联盟

14、通过提供资源、能源、设备、劳力等手段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统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 A ) A输入 B转化 C输出 D服务 15、物流业通过 ( C )来提高物的附加价值。 A生产 B运输 C服务 D流通加工

16、以下( C )不属于物流系统支撑四要素。

A政府政策支持 B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C企业管理水平 D人才培养 E信息技术 17、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组成三部分是( B )

A城市物流、企业物流、区域物流 B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微观物流 C宏观物流、国内物流、生产物流 D宏观物流、区域物流、微观物流 18、以下 ( D ) 不属于中观物流

A城市物流 B区域物流 C国内物流 D企业物流 19、企业物流按所从事业务的属性不同,可划分为:( B )

①供应物流 ②销售物流 ③回收物流 ④绿色物流 ⑤废弃物流 ⑥生产物流 ⑦第三方物流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0、企业物流的内容包括,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 D )废弃物与回收物流。 A宏观物流 B中观物流 C微观物流 D销售物流

21、在制造业物流中,物流按其在制造业中所发挥的职能,可分为(A )。 A供应物流、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B区域物流 、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C微观物流和宏观物流 D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

22、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在计划时间内或者用户随时提出的时间内,实现用户所要求的供应方式为( B )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零库存供应方式 D供应链方式

23、完全不依靠计划时间而按照用户偶尔提出的时间要求,进行准时供应,这种方式一般作为应急的方式采用。此供应方式为( A )

A即时供应方式 B准时供应方式 C零库存供应方式 D供应链方式

24、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和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实行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达到既能连续均衡生产,又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物品库存量,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为(D )

A. JIT B GPS C.WMS D.MRPⅡ E.ERP 25、“看板管理 ”是以下哪种管理模式的主要方式( C ) A. ERP B.4PL C.JIT D.MRPⅡ 26、现代物流管理是以( A)为第一目标

A实现客户满意 B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C加快生产速度 D企业最大利润 27、物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 B )

A互不相关 B 存在着交替损益的关系C 只有运输与储存在关联,其他没有关联 D 还无法确定 28、物流管理系统分为三层即管理层、( B )操作层 A决策层 B执行层 C设计层 D基础层

29、不断消除浪费,进行永无止境的改进是( C )的出发点 .A.ERP B.Logistics C.JIT D.MRPⅡ 30、以下哪项为供应商选择的短期标准?( C ) A供应商是否能提供长期而稳定的产品 B商品质量合适、价格水平低、交易费用少 C其生产能力是否能配合公司的成长而相对扩展 D是否具有长期合作的意愿

31、我国最近二十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资源向这些地区流动。与此相应 的物流特征应该是( B )

A大量的原本料资源流出这些地区,而主成品向相反方向流动。

B大量的原本料资源流向这些地区,而主成品向相反方向流动。 C大量的原本料资源流出这些地区,而主成品向相同方向流动。 D大量的原本料资源流向这些地区,而主成品相同向流动。 32、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物流园区的集约作用( C ) A量的集约 B货物处理的集约 C人的集约 D 管理集约

33、( B )是指从产成品运输、包装开始到最终确定向顾客销售这一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费用。 A供应物流费 B销售物流费 生产物流费 企业内物流费 34、MRP的含义是指( A )

A .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B. Managemeng Resources Planing C.Materials Renew Planning D.Managent Renew Planning

35、广泛应用的MRP系统实质上属于( A )控制类型。

A. 推进型控制 B负馈控制 C 拉动型控制 D 前反馈控制方式

36、根据产品的需求,利用计算机自动导出构成这些产品的零件和原村料的需求量与提前期而决定采购量和采购提前的订货方法称为( C )

A 再订货周期法 B再订货水平法 C物料需求计划MRP D 直接批量法 37、如果生产技术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则布局( A )的设施是最有效的, A少数大容量 B众多在容量 C众多小容量 D 少数小容量 38、JIT的目标( B )

A、 库存量最高 B、库存量最低 C、库存量适中 D、库存量满足用户需要 39、供应商关系管理中的AB制中,作为A角一般承担的供应量的范围是( A ) A 40%至90% B 50%至80% C 50%至90% D 60%至90%

40.企业物流战略目标( D ) A采购快捷 B增加资本 C物流服务 D 降低成本

41.MRP 系统的主产品结构文件BOM中,提前期的时间单位是“( )”,( )要和系统的时间单位一致。A

A周、必须B周、不一定 C年、必须 D年、不一定

42.对物流管理有影响的技术很多,其中特别重要的是 ( B )A包装及包装材料技术 B 信息技术 C物料处理技术 D运输技术

43.物流结点的衔接作用不能通过( C )方式来实现 A转换运输 B 加工 C信息处理 D 储存 44.( A )物流成本控制是指将物流费用按包装、保管、装卸、信息、物流管理等机能进行分类。A机能别 B形态别 C使用范围别 D ABC都不是

45.系统具备四个基本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 D )A统一性 B规范性 C复杂性 D适应性

46.供应物流过程:选择采购物品:( D ) 厂内物流 A工业物流 B商业物流 C第三方物流D 厂外物流

47.供应物流的环节:采购;( C)仓储与库存管理;装卸与搬运。A选择供应商 B 商定价格 C生产物资供应 D 确定数量

48.供应物流模式主要有:供应商代理形式、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 ( D )供应链物流供应A采购管理 B库存管理 C运输管理 D自供与外协

49.供应链的基本要素包括( B )A供应商和生产厂商 B 供应商、生产厂商 、批发商及物流商、零售商 C生产厂商、批发及物流商、零售商 D供应商和流通业

50.供应链与供需链的关系是( C)A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B供需链包括供应,也包括需求,其管理范围比供应链更为宽广C 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D 供应链比供需链的管理范围更宽

51.供应链又称( B )A价值链销售链 B价值链需求链 C需求链客户链 D价值链客户链 52. 期量标准与生产物流计划的关系是( B )A期量标准是生产物流计划的结果 B期量标准是生产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