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全册

精品教育

部分的唱名。

( 4 )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用图谱辅助学生合作演奏乐器。可参考下图:

( 以两小节为例, 一个方格代表一拍)

( 5 ) 用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 学生1 0个人为一组, 围成一个圆圈。第 1小节拉起手, 先迈右腿向右走四步, 第2小节衬词时, 单数学生向右、 双数学生向左, 与身边的小伙伴按照“ ”的节奏双手击掌。第3 、 4小节反方向做动作, 击掌的伙伴也换成另一侧的同学。

活动策略: 在图谱的有效辅助下, 通过师生接读、 接唱等互动形式, 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通

过生生合作的形式, 用打击乐器和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 在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同时, 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 彝家娃娃真幸福》 律动设计( 内为小节数) 准备姿势: 双手叉腰, 脚正步站立。 第一段:

1 一至二拍起左脚向左交替横步, 双手叉腰, 如图一 第二拍, 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

2 按“ ” 节奏, 右脚跺地三次, 同时眼视二点。 3 同第 1小节, 只是跺脚的同时拍手。 4 动作同第 2。 5—8 动作同 1—4。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第二段:

1 1 —2拍, 先起左脚向前交替小跑步, 双手从一位托至二位。 2 按“ ” 节奏, 右脚跺步, 同时双手在胸前击掌。

3 起右脚向后交替退步, 同时双手从三位落至一位。第二拍右脚向后退步, 同时双手落至一位。

4 按“ ” 的节奏, 双手胸前击掌的同时, 左脚跺步三次( 如图二) 。 5 动作同第 1。

6 左小腿按“ ” 节奏踢三次同时双手击掌( 如图三) 。 7 动作同第 3。

8 动作同第 6做反动作。( 张安利编舞)

四、聆听 领唱合唱《 阳光下的孩子》 教学基本要求

1 . 听辨本单元几首不同音乐作品片段, 感受情绪变化, 导入本课教学。 2 . 聆听《 阳光下的孩子》 , 感受情绪及歌曲表达的内容。3 . 复听歌曲,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歌曲的三个部分。如第一部分拍手, 第二部分叉腰

律动, 第三部分晃动身体等。

4 . 听辨歌曲中的领唱和合唱, 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分别表现合唱和领唱。如: 听到合唱随歌曲的节奏拍手, 听到领唱有节奏地点头等。

四、小结下课

-可编辑-

精品教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演唱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 学唱歌曲《 乃哟乃》 , 编创练习;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

2、练习歌曲《 彝家娃娃真幸福》

指名唱,看看谁的声音、表情好,谁的胆子大声音响亮。 比比谁能大胆地背唱。 二、演唱 歌曲《 乃哟乃》 教学基本要求

1 . 用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导入。

2 . 欣赏土家族风光及舞蹈, 在《 乃哟乃》 歌曲背景声中学跳摆手舞, 熟悉旋律。

3 . 在视觉图谱的指引下聆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 用多种方法模唱歌词“ 乃哟嗬” 。

4 . 通过字母谱辅助唱好“ s o l m i d o ”三个音。并做接唱练习。如: 男:“ ” 女: “ ”男:“ ” 女:“ ” 。

5 . 分角色扮演“ d om i s o l ” , 自由组合唱一唱。教师可根据情况使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演唱,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演唱。

-可编辑-

精品教育

6 . 完整演唱歌曲, 边唱边用土家族简单的摆手舞动作表现歌曲。

三、 编创与活动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编创练习中设计了一条旋律接唱练习和一条分角色做自由组合“ s o l m i d o ” 唱一唱的练习。这两条练习是根据《 乃哟乃》 歌曲中的“ m i s o l d o ” 三个音进行的拓展。目的是反复感受这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关系, 巩固音高概念。

练习时, 教师可通过弹琴、 范唱等方式, 引导学生对三音组合的音程旋律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并借助手势辅助和听音模唱练习, 逐步过渡到旋律接唱的练习。在音准为前提的基础上, 再按照课本练习的提示, 自由组合 “ d om i s o l ” 三个音, 做一做即兴编唱的练习。以达到巩固音高概念的目的。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弹拨乐合奏曲《 快乐的罗嗦》 , 复习歌曲《 乃哟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简单的练声

-可编辑-

精品教育

二、复习歌曲

《 乃哟乃》 活动设计

活动目的: 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

活动准备: 图谱课件、 土家族风光图片 活动开始:

( 1 ) 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 —看风光图片, 学跳几段简单的富有特点的少数民族舞。

( 2 ) 走进土家族— — —欣赏土家风光, 以及土家族摆手舞。教师解释舞蹈中姑娘们说的“ 乃哟

乃” 是什么意思。

( 3 ) 教师带领学生在《 乃哟乃》 的音乐背景下跳摆手舞, 感知音乐情绪。

( 4 ) 师生问答形式学唱“ 乃哟嗬” 这一句, 在此基础上师生接唱, 教师唱其他部分, 学生唱“ 乃哟嗬” 。教师可参阅下图, 并用手势辅助做师生接唱的游戏。

( 5 ) 在接唱歌词的基础上, 换成接唱唱名, 学生唱与“ 乃哟嗬” 相对应的“ s o l m i d o ” , 教师唱其余部分。

( 6 ) 完整聆听范唱, 轻声跟唱旋律。

( 7 ) 跟琴用聆听—学唱—纠正的方式学唱各乐句。教师纠正问题, 强调唱出二拍子的强拍。

( 8 ) 完整跟伴奏演唱, 指导学生以轻巧、 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可编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