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教案

人民版选修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教案

年级:高二 科目:历史 授课人: 课题 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第 课时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认识其必然性。 根据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用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分析变法对整个历史进程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各项变法举措的了解,认识秦国三维 变法之前政治经济制度的落后性和变法的重要性。 目标 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收集关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资料,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目的的认识,了解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建立霸王之业先后进行了改革,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惟一出路,明确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教法 教具 1、商鞅变法的背景。2、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两次变法的作用。 中心发周先合 言人 课时安排 _课时 个人主页 问题探究法 教材、地图册等 课型 学法 新授课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教 概述: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战国均划入东周,是我国由春学 秋争霸导致大动荡和大变革时代。特点:社会变革(奴隶过 制瓦解封建制建立),战争频繁,民族融合和统一趋势加 程 强,文化高度繁荣。【讲授新课】 一、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政治格局: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 师∶春秋时的宗法制已瓦解,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各 诸侯国逐渐向封建制过渡。战国初期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 生:战国初期形成了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经济上: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师: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怎样? 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生产力水平 得到极大的提高。 师: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生产关系有什么【导入新课】 点出时代特点(大变动、剧变),必然会造成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的争鸣。 1 / 7

教 影响? 生:奴隶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努力大量逃亡,到山林沼泽中开垦荒地。新开垦的土地不受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土地私学 有权逐步得到认可。 3.阶级上: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社会变革 过 师∶战国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对阶级关系有何影 响? 生:战国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新兴地主阶级程 和农民阶级的形成,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要 求政治权力,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 己的利益。 4、军事上:战争频繁,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成七雄,局部统一。 军事竞争要求变法革新富国强兵。 5.各国变法运动 师: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下,春秋先后出现了齐国 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等改革。战国时的改革更是不 断,各国发生了那些著名的变法? 生:首先是魏国李悝变法,然后是楚国起用魏国旧臣吴起进行变 法。 6.百家争鸣 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 态中。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哪些学派和主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儒家的荀子认为,自然皆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 之”,即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的规律,并加以利用为人类服务。 墨家主张“兼 爱” ﹑“非 攻” ﹑“尚 贤”,反映了平民阶层教 的利益。法家则“依法为本”,主张除国君外,其他人不论贵 贱,都受法律的约束。 师: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 生:诸子百家的思想争奇斗艳,相互影响,形成了思想史上的第 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有力推动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过 师: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频繁﹑思想文化活跃的社会大变革 时代,把商鞅推上了历史大舞台。使他在秦国进行了最成功的变程 法。 学思同步: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提示:从宗法制的破坏,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 化,变法运动的兴起,“百家争鸣”等角度思考。 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动力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富国强兵、称霸天 下。 二、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1、变法前的秦国:A、经济文化落后 B、外交弱势 2.秦献公、秦孝公立志图强 2 / 7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三、强国之术 师: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何在? 过 生:为了富国强兵。 师:商鞅变法的中心是什么? 生:是“农战”和“法治” 师:秦国自平王东迁成为诸侯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东方六国,被东方六国视为夷狄。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于中原。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统治者秦献公和秦孝公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立志改变长期落后状况,废除人殉;第二年迁都至栎阳;允许在国都进行商业活动等。 其子秦孝公继承先父遗志,下“求贤令”,吸引大批有识之士包括商鞅来到秦国。商鞅立志变法 师:商鞅原名是什么,为什么叫商鞅? 生:商鞅是卫国国君后裔,本名公孙鞅,又名卫鞅,后应在秦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故称商鞅。 师:商鞅精通什么学问? 生:商鞅对道家 儒家学说都精通,尤喜欢 “刑名之学”,对社会及时局具有敏锐的动察力。 师:什么是“刑名之学”? 生:“刑名之学”就是律法为主的法家学说。 师:商鞅为什么会来到秦国? 生:商鞅的才能在卫国无法发挥,来到魏国,在魏国相国门下人中庶子,学习和研究李悝的《法经》。得到秦孝公求贤的消息,他带着许多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来到秦国,希望一展抱负。 师:商鞅是如何获得秦孝公的支持的? 生: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建议修法令,重视农业,加大对战争中立功官兵的奖赏,从而富国强兵。 师:商鞅是如何打消秦孝公对顽固派反对变法的担忧的? 生:商鞅劝说秦孝公“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要坚决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师:商鞅是如何驳斥顽固派反对变法的? 生: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过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并首先进行了鼓励开垦荒地等变法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变法奠定了基础。 3.树立威信 师:商鞅是何时正式开始变法的,又是如何取得人们信任,树立威信的? 生: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开始变法。商鞅通过“一木拾金”取得了民众的信任。 师:商鞅是又是如何压制保守派旧贵族的? 生:商鞅对破坏新法的保守派旧贵族予以严厉打击,平息了他们反对变法的声浪。使新法在秦国全面推行。 3 /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