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6、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10、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5)、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1、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目标与内容: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5)、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6)、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12、第三学段(5~6年级)学习目标与内容: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3、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14、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本标准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16、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20、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23、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7、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2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30、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35、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39、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40、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42、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43、写作能力是最能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

44、随课文分类识字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1.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2.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3.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三、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有哪些功能?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非常典型的分科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建议等。 功能:

1.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2.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直接依据;

3.语文课程标准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依据。

四、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那几个方面的任务?哪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任务? 任务:

1.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2.初步培养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 3.初步学会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任务。

前三项是围绕语言习得和运用所作的规定,是语文课程特定的任务(本体性任务); 后两项是为了完善人格所作的规定,是各门课程共同的任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