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2《遵守规则》优秀教案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1.知识目标:知道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明白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理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明白要坚定维护规则与积极改进规则。

2.能力目标:提升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理解能力,具有改进规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遵守规则,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重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难点: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相声《我忍不了》。

【教师提问】(1)相声列出了哪些“忍不了”的行为? (2)你发现还有哪些“忍不了”的行为?

(3)这些“忍不了”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4)相声中反映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学生发表各自看法。

【教师总结】这个相声列举了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乘车无人让座、破坏环境、乱扔杂物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生活中,有违反游园规则而破坏环境的行为,有违反交通规则而导致交通堵塞的行为,有违反乘车规则而伤及自身安全的行为,有违反体育比赛规则而恶意伤人的行为……这些说明优质的个人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良好的社会秩序则需要大家遵守社会规则。

二、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心灵感悟】《自由不是任性妄为》

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你为什么总是要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要想随心所欲,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谁都想要自由,可是若车轮自由了,后果将会和火车离开了铁轨一样,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却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如白白的斑马线一样,虽然束缚着你,却能保证你的安全,而当你“自由”地走到车行线上,得到了“自由”,你的生命安全也就没了保证。

【教师提问】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有规则才有自由。

【教师总结】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规则约束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自由。我们只有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心甘情愿地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设计意图: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论述中获得启示。

三、自觉遵守规则 【播放视频】《礼让杭州 为杭州点赞》

公交车首当文明先锋,引发社会跟进效仿。 杭州的“斑马线礼让”最早从公交车开始。早在2007年,,杭州市公交集团就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人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从制度上保障“礼让”的实施。

“礼让”成全民共识,交警为文明提供“安全阀”。

杭州交警部门接连推出多项交通整治措施和系列宣传,让“礼让斑马线”更深入人心。对未礼让斑马线的机动车进行实时录像,作为处罚依据。对不让行的司机,依法对其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而今,在杭州,礼让行人已经成为司机的自觉行动,更成为杭州的“城市名片”。 【教师提问】杭州“斑马线礼让”是如何炼成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杭州“斑马线礼让”是通过法规约束、宣传引导、社会倡议、自觉行动逐渐炼成的。从中可以看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且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师总结】从被动、被迫地遵守规则到主动、自觉地遵守规则和法律,表明我们的社会在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其中,做到自律、自觉遵守规则,法律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设计意图:以礼让行人这一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杭州礼让的源泉是什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公民自律对于自身、社会、国家的重要作用。

四、维护与改进规则 【体验活动】请同学们模拟以下这些劝导他人遵守规则的场景,并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自身体会。

(1)图书室有人大声喧哗,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

(2)公路上有人边骑自行车边打手机,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 (3)你父亲喝酒后要开车出门,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 (4)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有人插队,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

学生发表各自看法。 【教师总结】我们在劝导他人遵守规则时要做到有礼、有理、有节,如果自身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

【规则之变】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从“跳石”到“人行横道线”

人行横道线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那时候,在庞贝城的一些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拥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横道加高,使人与马车分离;又在接近马路口的地方,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跳石,行人可以踩踏着跳石穿过马路。

到了19世纪,汽车代替了马车,跳石成为障碍。此后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出现了如今这种人行横道线。它洁白醒目,像斑马身上的条斑,所以又称“斑马线”。

【教师提问】从“跳石”到“人行横道线”的变化,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发表各自见解。

【教师总结】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的立新、废旧、调整和完善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坚定维护规则和积极改进规则。

五、课堂小结

本课首先讲述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接着提出我们要通过自律与他律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同时要敬畏规则、树立规则意识,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指出我们要维护和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人民

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维护社会规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视频——违反交通规则的后果)先观看视频,再谈谈感受。

按规则办事,往往需要我们的自觉。如果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对规则没有认同感和敬畏感,那么,规则的效果必然大大折扣,规则就会形同虚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2课时:遵守规则。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活动一:打手机的“自由”(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候车室打手机”引发争执这一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自由的边界,感悟自由和规则的辩证关系。

1.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当时的感受如何?(学生讨论回答) 2.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打手机是我们的权利和自由,在公共场所拥有安静的环境也是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通过规则来划定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因为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总是与别的人和事有关联,要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多媒体链接视频——挡车门阻碍高铁发车)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停站办客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发车。据了解,目前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处理。

1.观看视频,谈谈感受。

2.为什么阻止高铁发车,看似是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调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