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2007-12-5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3.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4.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5.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4分) 1.特定的发展阶段 2.必要的物质前提

3.直觉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4.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 自律道德阶段 5.容易抚育型 抚育困难型 启动缓慢型 6.工具性侵犯 敌意性侵犯 7.自我评价

8.感知者 表现者 欣赏者 9.消极词汇

10.现有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 11.母爱

12.视觉—听觉 视觉—触觉 视觉—动觉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在早期教育领域中,关键期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这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仑兹1935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发现某一些鸟,如鹅,刚出生不久就能获得它们的母亲或者以物种所具有的明显特征,具有跟随这一明显特征的倾向,这一现象称为印刻。印刻现象不可逆,只发生于关键期内,如果超出了关键期,小鹅就不会跟随母亲。在胚胎学中,关键期是个关键性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发展心理学的领域。

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关键期的问题比当初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人类的关键期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而且必须慎重使用的概念。一种

1 / 3

比较灵活的方式是把个体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发展水平最高的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称作敏感期,这可能比关键期的概念更符合发展的事实。

2.(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 (2)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等。

(3)移情。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我国学者发现,疫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助人、分享、合作、礼貌等亲社会行为由非常显著的效果。 (4)强化。鼓励和表扬对培育儿童的情社会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3.(1)玩具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数量的玩具,儿童之间打架和吵嘴的现象会更容易发生。儿童收看电视节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儿童能够通过电视获取很多信息。但是较长时间看电视,使得儿童的活动范围变小,与周围客体交互作用的机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思维活动,并容易形成刻板的、模式化的行为方式,观看暴力电视节目对儿童反社会行为有关。但是电视媒体的负面效应并非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可能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2)父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应采取一定措施,比如:限制对电视的收看,不要将电视当保姆来用,对孩子收看电视的内容、时间等进行严格规定;禁止将看电视作为对孩子的惩罚,这样只会增加孩子对看电视的兴趣;鼓励儿童收看有意义的节目;尽可能与孩子一起看电视,并帮助他们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内容;将节目内容与孩子每天的学习结合起来;以自身良好的收视习惯为孩子做示范;使用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

2 / 3

成长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那种想通过毫不吝啬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行为能帮助孩子建立可信赖的自尊。

作为妈妈一方面要维护孩子小小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要向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其通过主观努力去实现。

3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