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行政组织文化:所行政谓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合。
88、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合。
89、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亚文化通常在大型组织内部发展起来,反映了其中一些成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情景和经历。
90、行政组织文化的阻抑功能:行政组织文化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消极、不良的因素,它们也可以被行政组织内的成员所接受,进而在行政行为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独裁专断、官僚主义、推托责任等行为和作风。
91、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92、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批评、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
93、绩效管理:一般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是将行政组织绩效管理视为为了维持和改进行政组织的绩效水平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二是认为行政组织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技校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94、目标管理:可以视为较早期的绩效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将组织的职能细化为特定时期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以此为核心建立指标体系,借此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的方法。
95、标杆管理:所谓标杆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杆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96、绩效评估:所谓绩效评估,就是用实现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97、组织变革: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98、组织发展:所谓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99、以技术为中心的组织变革:主要是引进与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发新产品以及技术改造,来进行组织的变革。
100、与系统为中心的组织变革:就是从组织与环境适应和整体系统的立场,对最终的结构系统、技术系统、价值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孤立系统进行改革、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101、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是指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向组织成员收集有关组织现状和问题的具体资料,然后再与这些资料为基础分析问题,研讨解决问题与改进的办法。
102、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103、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目标的共同参与和制定,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104、工作扩大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范围的扩大或工作多样性,从而给员工增加了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工作扩大化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
105、工作丰富化:所谓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自主权和控制权。 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工作轮调都不同,它不是水平地增加员工工作的内容,而是垂直地增加工作内容。
106、斯坎隆制:斯坎隆是美国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在他提议下提出的劳资合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