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重磅新规学习笔记之二
作者系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基础设施及项目融资业务组律师导语:2016年10月24日,发改委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发改投资[2016]2231号)》(以下简称“《工作导则》”),该文件与2016年9月24日财政部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16]9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相比,在适用范围、PPP项目入库、PPP项目审批及社会资本遴选等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可能给PPP项目实操带来困惑,亟待澄清与协调。 一、适用范围 《工作导则》规定其适用于“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采用PPP模式的项目”,而《管理办法》则规定其适用于“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公用、农业、林业、水利、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的各类PPP项目。”。 由上可见,《工作导则》和《管理办法》在“传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划分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但是对《管理办法》所列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两个文件似乎已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 二、PPP项目入库 《工作导则》规定,“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
设项目库)基础上,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库,并统一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库。”,“入库情况将作为安排政府投资、确定与调整价格、发行企业债券及享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专项政策的重要依据。” 《管理办法》则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建立本地区PPP项目开发目录。另据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运行的通知(财金(2015)166号)》,“未纳入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项目,不得列入各地PPP项目目录,原则上不得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支出责任”。 此外,两部委关于PPP项目入库的时间点亦有不同。按照《工作导则》,PPP项目需先进入PPP项目库,随后纳入年度实施计划,并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而按《管理办法》,PPP项目则是在实施方案编制完毕,并且经审核通过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之后,纳入PPP项目开发目录管理。 综上,发改委设立PPP项目库的目的在于安排政府投资、确定与调整价格、发行企业债券及享受PPP专项政策,而财政部的落脚点在于PPP项目后续财政预算安排的管理,二者之间似乎没有冲突。然而两大PPP项目库相互独立运作,既无信息共享,又无联动机制,怎么看都是并联而非串联的关系。长此以往,信息资源浪费自不必说,PPP实施各方又该何去何从? 三、PPP项目审批 据《工作导则》,政府投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后,实施机构根据经批准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要求,完善并确定PPP项目实施方案。 据《管理办法》,政府发起PPP项目的,应当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议,由项目实施机构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提请同级财政部门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新建、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方案应当依据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论证文件编制。 可以看出,对于国内现行项目审批流程以及可研先行的要求,两份文件并无分歧。只是对于“两个论证”,双方态度迥异。 四、社会资本遴选及两标并一标 《工作导则》确定社会资本的遴选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两阶段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而在《管理办法》中,财政部要求项目实施机构优先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竞争性方式采购社会资本方,同时,在严格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显然,“单一来源采购”和“竞争性磋商”是双方分歧所在。 关于PPP业内普遍关注的”两标并一标“的问题,《工作导则》规定“拟由社会资本方自行承担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的,必须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90号)》则规定,“对于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和服务外包的PPP项目,已经依据政府采购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够自行
建设、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方可以不再进行招标”。 如此看来,“《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适用于PPP项目已是共识,但在具体如何适用的问题上,财政部的文件似乎体现出更大的弹性。毫无疑问,对于目前大范围参与PPP项目的施工类企业而言,通过非招标方式(比如竞争性磋商、竞争性谈判,甚至于单一来源采购)拿到PPP项目,并进一步豁免于施工及供货招标,始终是他们孜孜以求的PPP小目标之一。但是,从合规层面看,我们仍然建议各方在此问题上保持足够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