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专业西班牙语、中西点、酒店管理等 班级 183 教室2311、3202等
授课时间周一1-6 周三1-4 授课人_管建莉 章(节)/模块 第一专题 绪 论 内容 新的时代,新的担当 时数 2 展示旅游高职生的生活,明确旅游职业人的人生理念,树立全教学目的与要求 新的大学学风,规划正确的职业生涯,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懂得学好本课程的意义。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分析的能力。 1.教学重点:分析旅游职业人生,树立新的学习和择业理念;阐述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2.教学难点:明确学习本课程与自己就业成才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等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及其过 学 习 新 课 教学环节 导 入 新 课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的内涵 1、大学的内涵 ①实施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②大学是知识密集、学科比较集中的地方。 ③培养有修养的公民,面向社会、面向职业,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什么是高职教育?如何看待高职院校?结合旅游职业特点介绍。 说一说:现实中的大学怎样? 教学程序 观看 2016年南旅院毕业视频《致青春 忆流年》,引出问题: 同学们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三年后,你们将会在记忆中如何回忆自己的三年大学生涯? 程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之上实施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领域各具体岗位培养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教育。 如果现实的大学与自己理想的大学有落差,应该调试自我,快速适应: (1)平和心态,面对现实。与其抱怨,不如行动。 (2)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的意识。 (3)悦纳自我,接纳他人。 (4)张扬个性,尊重他人。做事要先做人,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教师提问:大学相比以往的中学学习,有了哪些变化? 主要通过学生发言,总结大学生活的变化。 (二) 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学习目的:由应试转变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内容:由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到——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习方式:要我学——我要学,学会自学,学会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 2、生活环境的变化。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该怎么办? 说一说:进入大学各种社团、协会、学生会组织增多,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增加。我们该如何安排? 措施: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精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如何应对? 措施:(1)自主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重建自己的归属感和友谊范围。 (2)学会关心体谅他人,获得更多的友谊。 (3)待人宽厚,严于律己。 (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高职大学生独立要自信、自律、自立、自强。 2、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案例: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案例小结: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曾说过:“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中,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三、课程要求: 1、认真听讲,作笔记。应穿着得体,不能穿拖鞋进教室。 2、不得随意迟到、早退、旷课。 3、在上课时应将手机关掉,更不能在课堂上接听电话、发短信等,影响教师讲课和他人听讲 4、在教室内严禁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保持教室的良好环境和卫生。 5、在课堂上不得打闹、聊天、睡觉,如提问或发言,应先举手示意。 补充: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性人才,我们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就业,因此,在众多理想中我们着重突出职业理想。这主要涉及到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按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职业生涯规划(2年以内)、中期(2~5)、长期(5~10)。 意义:(对个人、对公司都有意义,但我们主要还是从自身出发,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A.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B.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C.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D.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E.准确定位职业方向;F.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G.发现新的职业机遇;H.增强职业竞争力; (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自我评估 职业锚:即个体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逐渐形成的较为明晰的、占主导地位的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 职业锚类型:A.技术/功能型—— B.管理型 C.自主/独立型 D.安全/稳定型 E.创业型 评估内容:价值观(性格、兴趣)、特长、专业、年龄、家庭(背景及负担) 2、外部环境分析: 宏观——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 中观——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趋势; 微观——企业(企业文化、前景、领导人、企业实力等) A.对地区的选择:发达地方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一般而言,在职业发展初期尽可能的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等在职业发展上达到相当的程度在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职业过程中频繁的更换城市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