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以货币和实物一并支付 D.以货币和企业债券一并支付 8..需要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批的就业介绍机构是( ) A.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B.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C.其他非营利性介绍机构 D.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9.因违反劳动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
A.用人单位 B.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C.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D.劳动者
10.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11.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比例是( ) A.20% B.25% C.50% D.100% 12.下列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 )
A.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B.劳动法是民商法的组成部分 C.劳动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 D.劳动法是社会法的组成部分 13.依现行规定,保障对象不能排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是(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工伤保险 D.医疗保险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我国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的是( )。 A某饭店雇佣服务员 B某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机关工作 C家庭雇佣保姆 D某学校食堂雇佣临时工 2、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的是( )。
A工资条款 B试用期条款 C工作内容条款 D职工辞退条款 3、下列哪些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
A用人单位以拖欠工资的方式使劳动者与之续签劳动合同 B劳动者伪造学历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的办公室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与年龄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4、社会保险具有( )的特征。
A互助互济性 B自愿性 C营利性 D待遇差别性 五、判断题
1.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有,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原则、依法处理原则和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
2.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只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 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包括调解、仲裁、诉讼三个主要程序。()
4.送达制度通常分为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5种。 5.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及人民法院。
6.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企业工会代表;前者由职工推举产生,后二者由指定产生,企业的代表不得超过代表总数的1/3。
7.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工会的代表和企业的代表;委员会代表的总数应为单数,上列三方代表人数相等;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机关的负责人担任。
六、简答题
1.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
2.劳动争议的特点
七、案例分析
1王某在工作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致残九级。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操作规程发生的事故由本人自已承担责任。企业考虑到王某是为了工作而负伤,报销了王某全部医药费。王某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得到了治疗和疗养,医疗期满后因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被解除合同。企业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某厂以正常工作安排为由,拒付职工的加班工资。职工不服,推举2名职工代表200名职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员会收到申请书8日后决定受理,并于3个月后作出裁决,裁定该厂依法支付职工的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裁决书于裁决当日送交双方当事人后结案。 试分析:
(1)该争议的性质是什么?应适用何种处理程序? (2)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