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他在音乐历史上成为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的名作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最高境界。后人在他的作品中所得到的启迪是无法估量的。 A器乐音乐

a管风琴音乐:乐曲中严谨的对位逻辑,所表现的宏伟悲壮的感情以及乐观明快的抒情性,充分体现出他发挥管风琴这件乐器的表现力的才能和技巧。代表作:《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b古钢琴音乐:⑴巴赫的《创意曲》包括二部和三部创意曲各15首。其创作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歌唱性的演奏风格”。每一首都是以一个乐思为基础,用各种复调手法来加以发展。代表作:《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

⑵巴赫的两册《平均律钢琴曲集》共48首,各包括24首前奏曲与赋格,用24各大小调证明了平均律在键盘音乐上的可行性和艺术性。这套乐曲是惊人的艺术宝库,是键盘艺术的经典,不仅在技巧上是无与伦比的,而且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堪称是钢琴家的“《旧约全书》,与后来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新约全书》交相辉映。代表作:《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⑶巴赫把组曲这个流行已久的体裁也推向了顶峰。他共创作有3套组曲,分别是《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主题是一首优美的萨拉班德舞曲风格的曲调,随后是30个变奏。巴赫称这部作品是“为音乐爱好者消遣用的咏叹调及各种变奏”。

c器乐合奏曲:在小型合奏中,巴赫的主要作品多数是三重奏鸣曲。全曲像一首组曲,很有宫廷气派,对演奏着技巧的要求很高。在大型合奏曲中,巴赫著名的创作是协奏曲,他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的管弦乐曲中的典范之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是按照大协奏曲的体裁进行创作的,通常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乐器组合。

巴赫复调艺术的两部伟大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 B声乐音乐

巴赫的声乐作品大多是宗教内容的,另一小部分是世俗性的,创作的声乐体裁主要有:康塔塔、经文歌、受难曲和弥撒曲。

a康塔塔:宗教康塔塔,代表作:《嫉妒在垂死的桎梏中》。

世俗康塔塔,代表作:《溪水,清清的淌》、《农民康塔塔》、《狩猎

康塔塔》、《咖啡康塔塔》。

b经文歌:6首经文歌篇幅长,多数采用了众赞歌的曲调。

c弥撒曲:《b小调弥撒曲》是巴赫弥撒曲的力作,包括15首合唱、6首咏叹调、3首二重唱,不仅有庄严地重唱和合唱,还有充满人情味的独唱咏叹调。 d受难乐:巴赫一生并没有写过歌剧,但歌剧的形式、戏剧性、音乐语汇都在他的受难乐中体现出来。他的受难乐中只有《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完整的保存下来。 ⑧亨德尔,清唱剧的代表作

亨德尔:“民族音乐家”, 被葬在英国名人墓地——伦敦的西敏寺,《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

代表作:《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参孙》 五、古典主义时期:

(1)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及其代表作

a主旨: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b提出音乐从属于诗歌和戏剧,要使音乐达到促使剧情发展的作用,追求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情感,把那些打断情节的多余的装饰统统去掉。

c长期以来,合唱一直在意大利正歌剧中被忽视,格鲁克的歌剧恢复了歌剧

中合唱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d认为舞蹈的表演必须要与剧情、人物和情感相符合一直。 e把乐队的每个声部都记写得很清楚,代替了“数字低音”写法。 代表作:《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阿尔采斯特》、《伊菲基尼在奥里德》 (2)海顿的音乐创作:每一个领域的贡献及代表性作品

交响曲:a把这种原来较粗糙的音乐形式发展到更新、更完美的高度,通过自己的创作逐渐完善了交响曲的基本模式。 b确立了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的管弦乐队体制。 c把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的结构,并且把每个乐章的不同性质和常用曲式确定下来:第一乐章常是快板,奏鸣曲式,热情洋溢的;第二乐章是慢板、行板、广板,常用奏鸣曲或主题与变奏形式,旋律朴素动人、优美如歌;第三乐章是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性格幽默而活泼,是很有魅力的音乐;第四乐章是快板或比第一乐章更快的急板,常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两者结合起来的奏鸣回旋曲式,比第一乐章更加热烈欢快。

代表作:第45交响曲“告别”, 第92交响曲“牛津”, 第94交响曲“惊愕”, 第100交响曲“军队”, 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伦敦”交响曲。 弦乐四重奏:优秀的弦乐四重奏的结构和技巧逐渐完善: a结构确立为四个乐章;

b奏鸣曲式中音乐展开的手法更加突出,内涵的张力有所增加;

c早期的协奏曲往往第一小提琴处于支配地位,成熟时期的协奏曲中四件乐器各有自己的个性,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四个声部之间更为平等、协调、均衡,让四件乐器都能得到独立而充分的发展,各声部都十分独立。

代表作:《太阳四重奏》(op.20,6首)、《俄罗斯四重奏》(op.33,6首)、《皇帝四重奏》(op.76,no.3)

奏鸣曲:a扩充了奏鸣曲的乐章规模。b在快板奏鸣曲式乐章中,海顿仍保留了巴洛克风格的二段体结构形式,但创新地加添了原本只在宫廷音乐中出现的小步舞曲(Menuet)乐章,并使之风格更为朴实和民俗化。c奏鸣曲的乐章之间有着结构的平衡感,内容的完整性和乐思发展的逻辑性,因此在演奏时也应当被完整地呈现。

代表作:《D大调钢琴奏鸣曲》,

宗教音乐:包括大量的弥撒曲、康塔塔和清唱剧。 代表作: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3)莫扎特歌剧领域的创作特征及代表作

特征:a强调诗歌要顺从音乐,音乐在歌剧中占据着支配地位。b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宣叙调也富有歌唱性。c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称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代表作: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意大利正歌剧《仁慈的狄多》,德奥歌唱剧《魔笛》、《后宫诱逃》 (4)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特征及贡献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第一、第二交响曲属于维也纳的早期创作,

继承了海顿交响曲的模式。

其音乐哲理是: ”通过斗争走向胜利“ 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作:

①《第三交响曲“英雄“》:英雄“是贝多芬的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这部交响曲所具有的恢弘气势是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1804年春完成。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英雄应用搏战的画面;第二乐章:悲壮而深沉的葬礼进行曲;第三乐章:充满活力的谐谑曲;第四乐章:全曲的高潮,

采用了双主题变走法。

②《第五交响曲“命运“》:是9部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命运动机“的节奏型贯穿整个乐章,支配着乐章的发展。

③《第六交响曲“田园“》:历经磨难的贝多芬从容的体会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和谐,得到心灵与精神的慰藉。贝多芬还未这部交响曲的每一个乐章前都加了小标题,五个乐章的小标题依次如下:”初到乡村的感受“、”溪畔小景“、”村民们愉快的集会“、”暴风雨来临“、”暴风雨过后感恩的心情“。

④《第九交响曲“合唱“》: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前三个乐章都是为第四乐章即全曲的中心所做的长长的铺垫。贝多芬大胆的将人声引入到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中,这在交响曲历史上是一个创举。他在乐队中加入了一个合唱队和四个独唱者,以德国诗人希勒的名诗《欢乐颂》为歌词,以独唱、合唱和乐队谱写出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够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