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标准下《士兵之家》不同译本的评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达雅”标准下《士兵之家》不同译本的评析

作者:赵晓丽

来源:《商业文化》2012年第02期

摘 要:海明威的作品被世人誉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极强的艺术个性,可以说,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本文欲研究的其中一篇《士兵之家》其实就是海明威一篇半自传式小说,以他的经历做基础。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对话性,电报式,冰山式等写作风格,小说物充满了个性特征和语言魅力,是又一篇习译的佳作。

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比较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89-02 引言

海明威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及西班牙内战,参加过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这种时代特点和其自身的亲身经历赋予海明威大量的题材和灵感。战后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海明威的思想矛盾复杂,这些在其作品中均有充分的体现。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其作品内容主要涵盖了他酷爱的一些运动项目,如:钓鱼、狩猎、滑雪、斗牛等。同时,其作品不断塑造出对死亡无所畏惧、毫不恐慌的“硬汉子”形象,这些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与众不同。然而,也同样是这些主人公,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战争创伤的士兵们,回国后由于对现实人生感到孤独、窘迫、甚至绝望,又都有着充满悲观情绪的发泄。这种矛盾对立的思想在海明威的作品中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一、译文的忠实和通顺

所谓忠实,即严复提出翻译标准中“信”,意思是译文传达的思想要和原文保持一致。作为译者,要恪守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凭主观臆断。纽马克(1988)指出,译者应该尽可 能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涵义。可见忠实是翻译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而通顺则指译文符合本民族的语言习惯,读起来顺畅,无拗口之感。即严氏提出的“达”也。如果译文读起来晦 涩难懂,再忠实的译文也会让人望而却步,被束之高阁起来这就涉及到“信”和“达”的辩证关系问题。“信”是“达”的前提,无“信”则无所谓“达”(郭延礼,2005)。不忠于原文的译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论其多么流畅,没有表达出原文的信息,仍然不能称作好的译文;同样,译者即使完全领会了作者的意图,但译出的文字不能做到像原文一样通顺易懂,无疑会损害“信”的准则。 1. Krebs went to the war from a Methodist college in Kansas. 杨译:克莱勒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会学院读书时上了前线。

张译:克列勃斯在堪萨斯州一所卫理公会学院读书尚未毕业就上了一战前线。

作为小说的第一句,此句极其简短,仅用人名地名及几个介词,但是却含义丰富。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文章的情感色彩的奠定也有一定作用。担此重任下杨译明显过于简单,没有交代清楚上述内容。张译添加的“尚未毕业”使读者立即产生了悲凉惋惜之感,符合文章基调,忠实于原文的色彩。增加的“一战”二字更好传达了原文的信息,略知历史的读者即能根据个人对一战史实的了解对原文产生共鸣。张译的恰当增补准确传达了原文信息,是谓“信”。 2.There is a picture which shows him among his fraternity brothers, all of them wearing exactly the same height and style collar.

杨译:有一张照片照的就是他和团契的弟兄们,大家都戴着一模一样的高领。 张译:一张照片照着他和学院兄弟会的成员们在一起,大家都穿着一式的时髦高领衫。 两句都传达出了原作的意思,但是只读一遍,读者就会产生疑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