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经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律基础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 C 。 A.民法 B.经济法 C.宪法 D.行政法规2.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 A 。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关系的体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C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经济管理关系4.债务人明确表示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B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改变5.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企业的 D 。A.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机构 B.企业的生产指挥机构

C.企业厂长的咨询参谋机构 D.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6.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的第一清偿顺序是 C 。A.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B.破产企业所欠银行贷款 C.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D.破产债权 7.公司法的调整对象是 D 。 A.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B.公司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C.公司内、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D.公司内、外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8.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最高人数是 D 。 A. 20 人 B.30 人 C.40 人 D.50 人9.溢价发行是指发行人 A 。 A.按高出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B.按低于面额价格发行股票C.按等于面额价格发行股票

D.按小于面额价格发行股票10.证券的代销、包销期最长不得超过 C 。 A.100 天 B.60 天 C.90 天 D.30

天11.我国商标法规定,自核准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C 。 A.20 年 B.15 年 C.10 年 D.8 年12.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期限的计算日起算日是 B 。 A.批准日 B.申请日 C.公告日 D.开始使用日13.依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是指 A 。 A.自然人 B.事业单位 C.团体

D.机关1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 。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15.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 C 。 A.权力机关 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

D.司法机关16.政府采购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 。 A.公开招标方式 B.邀请招标方式 C.竞争性谈判方式

D.询价方式17.审计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 。 A.双重领导 B.审计署垂直领导 C.同级政府领导

D.审计委员会领导18.会计法调整的对象是 B 。 A.会计制度 B.会计关系

C.财务管理 D.资金流向19.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其做出裁决意见时按照 B 。 A.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B.首席仲裁员的意见 C.检察院的意见 D.法院的意见20.仲裁一般采取的方式是 D 。 A.调节 B.判决 C.公开 D.不公开二、多项选择题2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 ABC 。

A.经济管理关系 B.经营协调关系 C.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E.经济竞争关系22.个人独资企业具有下列特征 ACDE A.投资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 B.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C.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

E.个人独资企业的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23.专利权的主体包括 ABC 。 A.发明人、设计人 B.共同发明人、设计人 C.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 D.专利产品的生产者

E.专利产品的使用者24.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 ABCE 。 A.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

B.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C.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D.禁止经营者进行任何有奖销售活动

E.禁止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25.根据监督主体不同,会计监督可以分为 AB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 C.部门监督 D.行业监督

E.个人监督三、判断分析题(每题 3 分,判断正误 1 分,分析 2 分,计 15

分)26.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错误。法是统治阶级基本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27.国有企业就是国家和政府管理的企业。错误。国有企业是政府投资或者参股设立的企业。28.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正确。消法规定,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如果是大件商品经营者还要承担运输费用,这是侵犯财产权的民事责任。29.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务院公布的数据为准。错误。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30.行政诉讼中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被告应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错误。民事诉讼中贯彻“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四、筒答题(计 20

分)31.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答: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只有具备法定的条件才能生效,并受法律的保护。(2 分)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不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32.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6 分)

答:证券发行审核,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除豁免证券之外的证券发行作出是否准予发行的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册制;另一种是核准制。 (3分) 注册制与核准制这两种证券发行审核体制各具优点,又各有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可有效地弥补它们的不足,达到相得益彰的结果。(3

分)33.政府采购的方式。(8 分) 答:公开招标采购,这是主要的采购方式;(1 分)邀请招标方式;(1 分) 竞争性谈判方式;(1 分)单一来源采购方式;(1 分)询价采购方式;(1分)

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方式,如批量采购、小额采购和定点采购等。 (1 分)五、案例分析题(每题 10 分,计 30 分) 34. 2001 年 3

月初甲公司胍伊赣凸厩┒斯合?100 吨大豆的合同,单价每吨 2400 元,总价款 24 万元,交货款为当年 11 月 30

日,交货地点为天津港码头。合同签定后,甲公司于 2001 年 4 月预付货款 24 万元。乙粮油公司为了向甲公司供货于 3 月底与某粮库签定大豆购销合同,

约定由该粮库提供乙粮油公司100 吨大豆,单价每吨 2000 元,总价款 20 万元。11 月 28 日在天津港交货,并于 4 月底预付了部分货款,某粮库必须依质按期交货。 2001 年 10 月,某粮库向乙粮油公司提出,由于国家调整农产品价格,每吨须涨价 200 元方能供货,

乙粮油公司立即通知甲公司是否同意涨价,甲公司不同意。乙粮油公司即电复某粮库不同意涨价,并于 10 月 15

日派人赴某粮库商谈。乙粮油公司考虑其与该粮库的业务关系,同意涨价 100 元,但粮库坚持 200

元。甲公司在交货无望的情况下,诉诸法院,要求乙粮油公司、某粮库履约,否则赔偿一切经济损失。

请问:1甲公司、乙粮油公司、粮库之间签定的合同是什么合同?是否有效?2甲公司要求粮库作为第三人履约有法律根据吗?3如逾期不履约,违约金由谁支付?如何支付?4本案诉讼费由谁支付?答:1三方签定的是购销合同,意思真实,内容合法,为有效合同;

2尽管甲公司与粮库无直接经济往来,但两次法律诉及的标的物是同一的,而该标的物的交付直接引起三方法律关系之变更,而甲公司、乙粮油公司之间案件的结果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故应为本案第三人。

3如不履约,三方合同终止。.乙粮油公司退甲公司货款 24

万元,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粮库退还乙粮油公司的预付货款并支付违约金与赔偿金。 4案件诉讼费由粮库支付。

35.某市一家生产保温瓶的工厂,研制出一种新型保温瓶胆并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该厂在会上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保温瓶胆内均含有‘有毒砷化物’,只有该厂研制的这种新型瓶,具有无毒、保健的特点。”同时,还允诺消费者可用普通保温瓶胆换取该厂产品。 此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在同行业中引起极大震动, 许多销售单位纷纷与原来的供货者终止合同,致使许多普通保温瓶生产厂家损失极其惨重。为此,保温行业许多厂家联系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此事。请问:该保温瓶厂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为什么?答:该保温瓶厂的行为是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因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本案中, 保温瓶厂利用新闻媒体对其所谓新型保温瓶的性能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损害了保温行业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所以,是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36. 2002 年 3 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 5 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 同年 9

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约53000 元。 2003 年 9 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 年 3月 3

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 32000 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 年 3 月 15

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 问题:1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2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试卷代号:2605答:1王晶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依法进行,即应当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案中,王晶提出辞职后第二日就离开了公司,其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并给公司造成了两大损失:

一是培训所支付的培训费;二是因王晶突然辞职延误了工作进程造成的经济损失。 2王晶应当对这两部分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 C A.民法 B.经济法 C.宪法

D.行政法规2.经济法律关系的首要要素是 A 。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