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典型例题(精心整理)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

根据所学知识,列出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措施。(10分)

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减少误差,误差补偿,误差分组,误差转移,就地加工,误差平均,误差控制。

提高表面质量措施:采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与刀具参数,采用冷压强化与光整工艺,采用良好的切削液,减少积屑瘤、鳞刺和震动。

六点定位——“完全定位” 多于六点定位——“过定位”或“重复定位”

少于六点定位——(1)允许的是“不完全定位” (2)不允许的是“欠定位”

1 基准不重合误差

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

【例题1】尺寸 不便测量,改测量孔深A2,通过 A1间接保证尺寸 A0,求A2工序尺寸A2及偏差。 A0解析:1.画尺寸链

2. 封闭环A0,增环A1,减环A2

3. 计算封闭环基本尺寸:10=50-A2∴A2=40 封闭环上偏差:0=0-EI2∴EI2=0

封闭环下偏差:0.36=-0.17-ES2 ∴ES2=0.19

如图所示套筒形零件,本工序为在车床上车削内孔及槽,设计尺寸A0=

mm,

A1在加工中尺寸A0不好直接测量,所以采用深度尺测量尺寸x来间接检验A0是否合格,已知尺寸A1=

mm,计算x的值。

解析:1.画尺寸链,如图b所示 2.采用列表法计算

基本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增环 减环 封闭环 50 ? 10 -0.1 ? 0 -0.2 ? -0.2 解得:X=

【例题3】加工如下图所示某零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的计算。图中所示为镗孔的工序图,定位基准面是N,

2000M、N已加工,图中L0的尺寸为 ,L2为 100?0.15?0.15?0.1 ,试求镗孔调整时的工序尺寸L1。

【题解】:镗孔时要确定的工序尺寸L1为轴线到定位基准的距离,由加工保证。图中孔线的设计基准是M面,其位置尺寸L0通过工序尺寸L1和已加工尺寸L2简介获得。

画出尺寸链如图 从上分析知L0为闭环 L1为增环,L2为减环。则进行计算得—— 基本尺寸 100=L1-200 ∴L1=300上偏差 0.15=ES(L1)-0 ∴ES(L1)=0.15下偏差 -0.15=EI(L1)-0.1 ∴EI(L1)=-0.05

结果为 L1= 300?0.15?0.05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例题4】下图所示为轴套零件加工φ40沉孔的工序图,其余表面已加工。因孔深的设计为横孔轴线,尺寸寸。A1=

,A2=

mm无法测量,测量A0以间接保证,求A0尺

,A4=

【题解】:画出尺寸链,如下图右所示,由题知封闭环为A4,A0为减环,A2、A3为增环,则——

基本尺寸——

30=25+20-A0 ∴ A0=15

上偏差——

0.15=0.1+0-EI(A0) ∴ EI(A0)=-0.05

下偏差——

-0.15=-0.1+(-0.05)-ES(A0) ∴ ES(A0)=0

015?0.05即 A0=

【例1】如图所示零件的A、B、C面,?10H7mm孔已加工。试分析加工?12H7孔时, 选用哪些定位表面最合理?为什么?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分析:此定位为典型的“一面两孔”,常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 【题解】:选A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30H7孔(定位元件为圆柱销)、?10H7(定位元件为削边销)作为定位基准面。选?30H7孔和A面可以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例2】如下图所示为轴类零件加工的几种装夹情况。试分析各属于何种定位?都限制了工件哪些自由度?有无不合理之处?怎样改进?

分析:考察定位限制自由度的知识。

【题解】:图a三抓卡盘限制工件的x、y、z的移动自由度,y、z的转动自由度,而后顶尖单独限制x、y、z的移动自由度,与三抓卡盘配合后转化为y、z的移动自由度。属于过定位现象。应该将卡盘的夹持长度减少一些,去掉y、z的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移动自由度的限制,而且将后顶尖改为可移动后顶尖去掉x移动自由度的重复定位,以避免重复定位造成的干涉。

图b卡盘限制了y、z的移动和转动自由度,中心架单独限制y、z的移动自由度,与卡盘配合则转化为y、z的转动自由度。属于过定位现象。应该将卡盘夹持长度减短一点。

图c卡盘限制工件的y、z的移动自由度,后顶尖单独限制x、y、z的移动

自由度,与卡盘配合则转化为限制y、z的转动自由度和x的移动自由度。此定位是合理的。

【例3】在三台车床上各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后经度量发现有如图所示的形状误差:(a)锥形;(b)腰鼓形;(c)鞍形。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分析:加工误差因素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地方,要分析加工误差的产生就要明白加工误差产生的来源,然后一步一步解答。

【题解】:对于(a)——

1)导轨对主轴的回转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平行度误差(由床头向后斜); 2)刀具磨损; 3)误差复映。 对于图(b)——

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导轨前凸)2)工件的刚度差; 3)误差复映。

对于图(c)——

1)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导轨后凸); 2)机床床头和尾座的刚度较差; 3)误差复映。

【例4】:精车薄壁内孔,试分析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形状、位置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仅供学习与参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